第一百零六章 洪灾-《我的探长生涯》


    第(3/3)页

    但是俗话说的好,不怕狼一样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冯国璋认为如果没有阴昌的部队把自己的军营冲散,纵使对方有大口径火炮自己也不会败得这么惨。冯国昌现在很纠结,不知道怎么去见袁世凯。

    此时的袁世凯还没有精力管冯国璋这彪人马,只是发电报让他们驻防于河南休整队伍。现在的袁世凯正在太极殿内据理奋争,以强硬的手段迫使淸廷同意了袁世凯提出的六大条件:召开国会、重组内阁、宽容武昌革命党人,解除自戊戌变法以来对党群社团的禁止令、补足军饷等等。

    六大条件提出以后,袁世凯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他既不想匍匐于清王室脚下,也不想投靠革命党人分一杯残羹,看人脸色行事的日子他已经受够了,他要借武昌起义撼动狂飙惊雷,造一个归属自己的改良主义中华帝国。

    淸廷虽然百般不愿,但形势比人强,一边是要爱新觉罗江山的革命党,一边是要权的袁世凯,两害取其轻只有向袁世凯委曲求全,使爱新觉罗的江山苟延残喘。

    袁世凯迫使淸廷妥协之后立即回到军中,整顿旧部,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以便在以后的南北谈判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当天袁世凯就电令段祺瑞为讨逆军第一军统领,统帅第四镇和驻防于河南的暂编陆军第七镇,屯兵信阳等待命令。袁世凯又改组原讨逆军残部为讨逆军第二军,罢免战败的冯国璋,任命王士珍为第二军统领,冯国璋仍为第二镇统制听命于王士珍。

    在清军败退时水师舰队避祸于九江,现在袁世凯命令萨镇冰帅舰队溯流而上重新向武汉集结。

    布置完一切之后,袁世凯在北京城呆了几天,一方面是等待军队的整编和士气的回复,另一方面应酬那些心向袁世凯的王公贵族和朝中重臣,以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支持。袁世凯在北京的这几天还拜访了刺杀载沣未成被判终身监禁而闻名于全国的汪精卫,对汪精卫的魄力和风骨大感赞赏,并且和汪精卫成为了朋友。这个放下豪言“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之士对袁世凯也是引为知己,与袁世凯向谈甚欢。

    10月20日下午王士珍就到了信阳,会见了阴昌和冯国璋,传达了袁世凯的意思。冯国璋看到来的是王士珍顿时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向王士珍大倒苦水,努力表示自己有多倒霉,自己败得有多憋屈,自己这职撤的有多冤枉,最后请王士珍帮自己在袁世凯面前多美言几句。

    看在多年老哥们的份上,王士珍都揽到自己身上,向冯国璋拍胸脯表示一定会在袁世凯面前帮冯国璋美言几句。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