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学员和教材-《我的探长生涯》
第(3/3)页
上海发难当天,任巡官的同盟会员黄汉湘在炮台守军和地方绅董支持下,反正易帜,设吴淞军政分府,出任总司令。。。。。。。。。。。。。。。。。
深夜12点,朱葆三潜来南市毛家弄商团公会会所,向李平书密报:上海道刘燕翼已密电两江总督张人俊,谓上海革命党人起事,商团尽叛张人俊也已回密电,谓已调清军向上海进发,并饬令无论革命党人或商团团员,擒获后立即正法。
情况危急之时,商团临危不惧,王一亭慷慨陈词:“事急矣,有进无退,进或一死,退则必死,等死耳,与其引颈待戮,无宁为国殉身。”在议事厅外的广大商团团员也群情激昂,高呼:“若不发动进攻,我等今日愿洒血阶前,逝不散归”。李平书签发了向制造局进军令。。。。。。。。。。。。。。。。。。。。。。。。。。。
沈缦等向众痛哭誓师,愿众团员于此千钧一发之际,抱破釜沉舟之志,即夕成功,“勉矣诸君,祝尔成功归来!”誓师毕,商团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制造局进发。
商团冲锋陷阵,商团总司令李显谟和冯少山骑着马,率领沪西商团的马队指挥作战。高一谋、朱少沂留守商团司令部负责联络工作。李平书则坐镇城内救火联合会,掌握全局。
陈其美被困制造局的消息传到了李燮和的耳中后,李燮和急率沪军营和巡警从闸北前来支援,与商团会师于制造局外。。。。。。。。。。。。。。。
四日凌晨二三点的时候,李平书的商团、黄兴的敢死队、李燮和的军警将制造局三面围住一面是黄浦江,在黄兴的指挥下军警攻前门,商团、敢死队攻后门。正面进攻前门的军警,相持将近2小时。在后门进攻的伶业商团领队潘月樵,奔跳到墙上,纵火焚烧门侧木栅栏,商团和敢死队一涌而入,至此前后门均攻克,张士珩见大势已去,遂率领少数亲信乘火轮逃窜,守局清军大部分投降,陈其美获释。。。。。。。。。。。。
经过数个小时的激战,清政府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反动堡垒终于被攻克,上海胜利光复。民军将制造局作为司令部,众人推举黄兴为总司令,李燮和因功制造局之功被推为副总司令。
革命军在制造局内检查出内存军械,有新式快枪二万杆,其余则为炮弹。该局有二大银库,一个储藏铜元数百万枚,另一个在铁门内,因没有钥匙,只能派人看守。铁路车站及租界之华商,白旗飘扬。上海人民沉浸在欢庆之中。南市路上,白旗如林。一队队民军高呼“革命万岁”的口号行进在街上,路人也高呼口号响应。由于革命军的保护,上海市面秩序安定,行人照常往来,店铺照常开市,一如以往。革命使商号字脾也变了样,一些热心的群众将商号和街市上有“满”、“清”字样的悉行剔除,或用“华”字代替“清”字,以示与满清势不两立。。。。。。。。。。。。。。。。。
上海的光复加速了江浙地区革命的进程。上海附近各县均传檄而定,没收官印50余颗。杭州、镇江在上海党人的策动下相继光复,苏州也在沈恩孚、袁希洛等人的策动下宣告独立。
11月5日沪军都督府成立,黄兴被众人推举为沪军都督,李平书为民政部长,陈其美为军务部长,伍廷芳为外交总长,沈缦为财政部长,王一亭为交通部长,李燮和任沪军北伐军总司令兼沪军敢死队总司令。上海的光复具有深远的意义,盖因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媒体又极其发达,国际舆论和国内民意,多以上海的反应为标准。上海成功摆脱清政府统治,令革命军声势大振,全国民心因此日益倾向于革命军。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