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清风徐来-《重生之完美人生》


    第(2/3)页

    晚饭的时候,赵一理把买回来的渔业养殖书交给老爸,由于赵青和李叔的文化程度都不怎么高,因此花费了点时间,把养殖技术中的关键节点对照着书籍做了说明,因为两个人都是在村里原来的养鱼塘的打过工,因此基本技能和经验是肯定不差的,至于原来的养鱼塘由于是集体所有制,管理效能低下,常年还要有各种村里的公务招待,加上防御措施不得力,不少闲汉经常偷猎捕鱼,没几年这个养鱼塘就变成了不死不活的局面,现在每年布置不能创造多少经济效益,反而还要搭上村里的不少劳工统筹,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鸡肋了。

    三天后,赵一理轻装简行来到了县城,参加县重点初中六中的新生干部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早在毕业前就确定下来的事儿。

    惯例是这样:六中的初一届学年主任,每年都要在全县的各个小学的毕业生学生干部中,优中选优的先一步搭建每一个班级的干部班底,然后在开学前一周,集中的进行新生班干部培训,以期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能够快速、平稳的进行小升初的过度。

    按照学区,赵一理是应该升到镇里的八中去读初一,而凭借着小学六年上学期赵一理在某一次主题为“改革开放与我”的省级征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被县重点初中选中,特招进了六中。

    第一天的培训就是一上午,基本上就是走一个过场,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培训,刚一进入六中的大门,告示板上,就把这一届的新生干部的分配列表张贴在了告示板醒目的位置上,亮点是,在这张分配列表上,居然还贴着每一个学生的一寸小照片,时隔二十多年看到自己的呆萌照,赵一理真有点哭笑不得,心想既然之前生命的轨迹依旧没有什么改变,从此刻起,哥却是要让自己不再重蹈覆辙的了。

    赵一理所在的初一五班,班级干部共有六人,在所见到的众人中,赵一理很意外的发现了曾经一起在镇里一同卖鱼的一个男生,这时,这个男生也发现了赵一理,就友好的冲他笑了笑,然后一起等着班主任的到来。

    班主任是一个和蔼的中年人,身着一件卡其色的夹克衫,搭配了一条灰色长裤,脚下穿了一双略有些磨得发白的皮鞋,度着步子,姗姗来迟,一看就是一个稳重的长者,赵一理心理更加激动了,原来,孟老师还是记忆中的那么帅。

    孟老师是赵一理前世的真正文学启蒙老师,据后来孟老师有一次毕业后的同学会上喝醉了自己说的,赵四方本来是他最看重的可以继承他衣钵的学生,是自己那一届唯一力主特招进六中的学生,后来却舍弃文学,走上了汽车设计这一行业,无法理解。再次见到自己的授业恩师,赵一理内心忽然觉着有股暗自涌动的暖流在流动。

    班级干部的任命,早就在班主任老师的手里名单上了,大家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分别是:赵一理任班长,司双双副班长,耿同做体委,劳动委员就是那个一同卖鱼的男生,叫做林小飞,和赵一理来自己一个乡镇,学习委员陈萧萧,文艺委员是赵一理的本家,叫做赵玉梅,这样,六个班干部中,三男三女,刚好阴阳平衡。

    一个上午,很快的就过去了,林小飞正好和赵一理同路回家,两个人就一路奔向返乡的汽车站,路上想着三天前的约定,赵一理就打算让林小飞先走,但是这小子貌似好容易有一个朋友合得来,就跟一块牛皮糖似的非要跟着,嘴里嘀咕着,反正下午也没什么事情,作为同乡兼朋友,就是得舍命陪君子之类的话,搞得赵一理哭笑不得只好由着他跟着自己,来到了新华书店门前。

    到书店门前的时间,也差不多是下午一点左右了,九月的北方,秋老虎彪悍依旧,两个人都走的有些热,就买了两只冰棍一边啃着,一边在书店门口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