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长安侯(3)-《权唐》


    第(2/3)页

    总而言之,李适心情忐忑地来、又迷迷糊糊地回,等到出了长安侯府,他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该如何回去向父王李俶交代?该如何言讲孔晟的态度?

    回顾这半个时辰的话语交锋,孔晟非常客气。客气话说了一大堆,但真正实质性的话没有一句,真的是滴水不漏。而且,李适非常郁闷,孔晟既然敢收下楚王的礼物,这似乎意味着他的低头让步,但当李适试探孔晟的“底线”时,却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回应。

    人都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可孔晟竟然收了楚王府的礼物,一点觉悟都没有。

    这就是价值观的分野了。李适恐怕穷其一生都无法理解孔晟的心态。在孔晟看来,既然你送上门来送礼,凭什么不收?收了又能代表什么?

    如果孔晟的立场和原则能用一点财帛就能够收买,孔晟还是孔晟吗?

    不过,李适觉得自己这一趟长安侯府之行怎么说也是有些成果的。至少,孔晟收了楚王府的礼物。肯定会引起赵王李系的反弹,说明在孔晟心目中,开始放弃赵王倾向于楚王一系。

    可孔晟偏偏不这么看。他看不上的人、哪怕是送一座金山过来,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可若是值得一交的人,哪怕是粗茶淡饭。也同样还是交情如故。孔晟相信李系不会如此幼稚和浮躁。

    至于别人怎么想,会有什么辐射影响,孔晟根本不在乎。

    但楚王府庆贺长安侯开府礼仪的事儿,却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了长安城。老百姓倒也罢了,顶多是背后议论两声,道声好奇;而对于长安城的皇族权贵来说,这就有些不同凡响的味道了。

    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认为孔晟已经向楚王低头,双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否则楚王怎么可能降尊纡贵主动给孔晟送礼,而孔晟又怎么敢大摇大摆地收下楚王的礼物?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楚王的礼是这么好收的?

    很多人都在开始思量事态的发展变化,而有些人则开始考虑是不是也去给长安侯送些贺礼,缓和一下关系。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孔晟文武双全年少崛起,若是肯投身于李俶门下,将来李俶登基,他必是当朝权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