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拒楚王-《权唐》


    第(2/3)页

    孔晟笑了笑:“慕容先生,这是在等候孔某吗?”

    慕容冲点点头,脸色微微凝沉,缓缓递过一张烫金的名帖去:“方才孔大人不在,楚王府上派人送来楚王名帖,说楚王殿下约大人去楚王府上相会。我家王爷让慕容冲在此等候大人,送上名帖。”

    楚王?孔晟心头一动,知道是李亨的长子、后来的唐代宗李豫(当然他现在叫李俶、因战功封楚王)。李俶请自己过府相会。说是一个请字,其实就是传召。

    孔晟接过李俶的名帖,看也不看,就塞入怀中,望向慕容冲似笑非笑道:“慕容先生,请回复赵王殿下,就说孔某知晓了。今日孔晟去吏部报备,有些疲倦,想歇息片刻,慕容先生。就此别过!”

    孔晟向慕容冲拱了拱手,然后就飘然而去。嘴角却是浮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果然没有看错李系,李系待人以诚,即便是用心机也都摆在明处,他明明非常排斥孔晟去见李俶,却还是没有隐瞒李俶的名帖,这本身就是一种风度和器量。

    这人是可以做朋友的。孔晟心绪飘飞,却旋即从李系和李俶两人身上闪过,落在了皇帝今天娓娓道来的一番话上。

    这个皇帝不简单。至少比史书上记载的要城府深沉,手段果决。这直接颠覆了孔晟对李亨的既定印象。

    事实上,能坐上皇位的人、一手导演马嵬坡之变的人、在关键时刻向父皇李隆基举起屠刀的人,又怎么可能是简单之辈呢?

    孔晟曾经研究过很多关于马嵬坡的史料。诸多迹象表明,当时若不是大将军陈玄礼对李隆基无比忠诚,率军护卫,恐怕就没有太上皇李隆基这个人了。

    按照旧史的说法,马嵬坡兵变的首倡者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出身于飞龙军系统的太子贴身宦官李辅国乃是中介人,李亨只是被动的角色。

    其实,这样的记载是为尊者讳,掩盖了历史真相。真实的情况应该是:李亨同亲信密定之后,派李辅国去拉拢陈玄礼,密谋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杨国忠,这一行动或许在长安城内就已开始。玄宗避乱出逃,离开京师时的全部队伍约有3000余人,殿后的李亨的后队人马就有2000人,其中包括禁军中的精锐部队——飞龙禁军。这给李亨发动政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逼杀杨贵妃,是李亨发动马嵬兵变的又一步骤。但令李亨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身为禁军首领,在处死贵妃后带头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诛杨一事上陈玄礼与李亨意见一致,但是他仍然忠于玄宗。这确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