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未来艺术形态-《学霸终结者》
第(2/3)页
宝儿不由自主地低声惊呼了一句:“作品本身真的会免费?那创作者靠什么生活?版权的概念难道就不存在了么?”
顾莫杰若无其事地回答:“这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吧,或许到时候创作方会从歌单、书单制作者以及大数据提供方的收入里面再分成一大半,相当于是多找了一层中介——但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在这些精准推送出现之前,作者给站、音乐网站的推广分成绝对更高、效率还不如将来的大数据推送那么精确。
任何一个时代,知识产权都是有分享方的。在手抄书时代,抄写资源与创作资源相比,几乎同样匮乏,所以人类从来不收版权费,你要书就借来自己抄。到了雕版印刷的时代,印刷资源仍然不够丰富,古代文人还有攒一辈子钱,自费刻一部稿子出自己的诗集的,也没见多少人收稿费。只有古登堡印刷术成熟、翻印成本远远低于原创、原创速度成为制约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瓶颈时,稿费或者说版税的概念才出现了。
既然如此,当简单创作的门槛极度降低、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之后呢?或许到时候检索到你所要看的作品,比那个创作者创作出来付出的成本更高。那么智能化、定制化的精确检索服务收费,收得比稿费更高些,也没什么不合理吧。
其实这个定律不仅存在在文化传媒和无形资产上,对实体经济一样适用——这些年来,任何实体货物经营者花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成本比例正在越来越高,广告本质不也是一种让别人找到你的手段么?而且广告至少比需求的智能化检索匹配更低效呢,作家、歌手们还不是愿意去花广告费?淘宝店还不是愿意给刷榜费?”
包装广告费……宝儿怎么可能对这一切陌生?她这些年来的经历,已经让她深谙宣传战的残酷了,看似每年上亿的进账,其实绝大多数是在给公关公司、广告公司赚走了,或者打点了媒体。
如果欧巴说的那个时代真的来临,或许娱乐圈就不用经纪公司了吧?只要一堆solo的自媒体歌手,直接为一家智能检索与推送的平台打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作品、等着被同好者推送到手上、形成同好属性者的个性化小圈子?
如今这个时代的成千上万家经纪公司、包装公司,就相当于旧时代的shoppingmall,顾莫杰口中的智能化数据推送平台,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淘宝,而且更智能。
只不过,这种程度的大数据,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从技术上实现。
“听起来好像挺美好,我会陪着你看到那一天么。”
“你如今正如日中天呢,还是再唱几年歌、卖几年唱片吧。等你哪天拿日韩唱片销量榜冠军拿到空虚寂寞了,想改行了,再来找我,我会给你一份让你觉得人生更有意义的活儿干的。技术的问题你解决不了,但是你至少可以做做理事,帮我引领一下创作指导的方向——不要去试图理解这个岗位,因为这个岗位目前地球上还不存在。它只会随着新技术氛围的形成而产生。或许五年之后,它就出现了呢。”
“好,如果五年后我唱累了,就去投奔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