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这不是一个杯子-《学霸终结者》
第(2/3)页
尽管是一锤子买卖,而且估摸着也就几千万收益,但那毕竟也是钱,是实打实的无本生意,不赚白不赚。
当然。要想赚这钱,基础准备工作还是得做得扎实,机会只会给有准备之人。
得到园-市-局动向的次日,顾莫杰就赶去了滨江,视察了一下刚刚草创两个月的“初音智能”,看看他们做出些什么成果了。
……
顾莫杰没有提前通知,所以到了“初音智能”的时候,看到了一派原生态的电子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忙碌景象。各处实验室里忙碌非常。却又能保持有条不紊。
搞充电的陈景天、搞智能硬件的张拓海,都被叫拢到一块儿。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
电池材料的研究,并非一朝一夕,所以最初的几百万下去,连个水花都没看见——不过顾莫杰丝毫不责怪陈景天,因为他知道这个行业是个吞金巨兽。
放到通用电气之类的巨头身上,要想保持在电池储能密度等指标方面冠绝全球。每年的材料研发投入都得有十几亿美元。顾莫杰这点破钱,暂时只能是邯郸学步罢了。
不过,陈景天还是让顾莫杰看到了一些进步的地方。
“这是一种经过改良的快充手机电池、以及与之配套的速充充电器。根据我们的验证,尽管储能密度没有提升,却可以做到在前70%电量范围内。让充电速度提升10%,也就是说,如果不追求一次性彻底把手机充满、而是仅仅在快没电的时候充那么十几分钟,那么使用新电池材料和充电器可以有效。
而且这种技术对材料本身潜力要求不高,只要我们继续在充电电路上进行研究优化,就有进一步扩大这个数值的可能。我们之所以做这些研究,完全是考虑到了未来的手机会越来越智能、功能越来越强大、耗电速度也会加剧,有可能每天晚上充一次电都可能无法满足未来手机一天的使用需要。所以提前布局快充技术,是很有前途的。”
陈景天一边说,一边拿出仪器给顾莫杰演示,果然充电电流的变化幅度变得更平滑和智能,电池发烫的情况也不明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