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二章 独辟蹊径(3)领先思维-《雪狼出击》


    第(2/3)页

    “应该有些眉目了,明天我再确定一下,时间也不早了,走,咱们吃饭去”顾长辉拿起自己的帽子,三个人一同走出了办公室。

    命令很快就下来了,最终批准他们的计划,并且初步确定面向全国大中城市招收两千五到三千名1972年左右出生的孩子。同时严令各部全力配合,不得以各种借口掣肘、阻碍这项计划的实施。

    举国体制下优点就是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办成一件事。

    在一周的时间内,一大批后勤保障人员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都陆续到达筹备处,还有一部分人从各自所属部队直接赶到他们的临时集结地——西南军区某部的一个军区招待所。

    而最让薛明兴奋的是训练基地有了着落,这是一个刚刚建好就被闲置下来、巨大的人防工程。说起这个基地,还真让顾明辉和薛明喜出望外,因为它规模、设计都大大的出乎他们的预料。

    那天和薛明大致确定了方案以后,转天顾长辉就赶到总部去汇报情况,本以为对于从社会上招募一些适龄人员进行长期封闭驯练的建议会受到一些质疑,但在顾长辉陈述以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就顺利通过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薛明的计划在某一方面和总部的想法相吻合,同时总部这样安排也相应地避免了各方的利益之争。

    眼见自己认为的最为困难的一环如此顺利通过,顾长辉高兴之余又进一步提出希望尽快落实训练基地,这样就可以让先期工作人员提前进入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当全体参建队伍到齐后就马上可以投入到基地的大规模改造建设工作。

    总部首长非常理解他们的急迫心情,直接带着顾长辉来到一个战备值班资料室,在一处事先悬挂好的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前告诉他,训练基地已经为他们找好了,位置就在西南c城背后的群山之中,离当地驻军很近,这样安排一是便于警卫保密,二是也可以就近的到当地驻军的协助。

    这一结果真是让顾长辉喜出望外,这一趟过来两个最迫切的问题都解决了,后边就是搜罗各种专业人才担任教学任务,相比前两项,这个问题相对简单许多,因为部队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人才库。

    其后的几天里,顾长辉和薛明忙得几乎团团装,他们先确定了人员配置,专业教官都从一线部队和各军事院校抽调,特殊需要从社会上各专业单位借调,筹备处天天都有人前来报到,眼见就要人满为患。

    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选材,为此他们和一些军队科研人员、先期赶到的教官整整讨论了两天,又联系了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士一起探讨、研究,最终制定了一个详尽的选拔与测试标准,考虑到训练期间会有意外原因出现减员情况,他们把招募人数定在了三千五百人左右,按薛明的话说,如果这三千五百人能有五分之一的的人坚持下来,那就将是一支令人胆寒力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