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人世人事-《汉明大黄袍》


    第(2/3)页

    “琉璃?这怎么可能?哪有这么透亮无色的琉璃?”周氏不敢置信,竟然还会有这样的琉璃品。朱由检哼哼一声,“朕起先也不信,看过了刘晖的密报之后,才相信,这玩意儿是他吹出来的。”

    周氏掩嘴惊讶了片刻,叹道:“这高人子弟,果然神通广大。”她看了看朱由检的神色,问道:“圣上可是在想如何得到这个秘方?”

    “皇后,朕先问你一个问题。”朱由检将那玻璃瓶放在桌子上,“你认为大明的商业如何?”

    “圣上为何这么问?”

    朱由检道:“杨帆在兴国十策之中,有一条,便是提到了商业的改革。他说商人地位低贱,交的税却比农民的少。除了茶、盐税收外,大明的税银几乎全靠农业税收。”

    周氏身为国母,端庄得体,自然不会贸贸然就吹什么枕边风。“那凌河伯认为该如何该?”

    “废除祖制,提高商税。”朱由检眼睛凌厉地看着那个玻璃杯,“同时废除士农工商户籍,人不分三等,学不分大小。”

    “这……”周氏大吃一惊,“圣上可要三思啊!”

    “朕当然要三思了。若真按他这么说了做,岂不是乱了套了。不过其中有一条,倒是正和朕的心意。以前粮食的税收都改成了税银,百姓为了交税,不得不贱卖粮食,导致那帮粮商钻了空子,低买高卖,等明年起,这粮食,朕会下令不准私买私卖。将派遣官员直接收购。这样中间省去粮商这一道,大明的子民,也会过得好一些。”

    “圣上英明。”周氏道。

    朱由检摇头叹道:“可惜晚了些。今年冬天,不知道又得饿死多少朕的子民啊。”今天冬季的粮价,会涨得很高。粮食少了,吃饭的嘴巴没少。这粮食自然就贵起来了,这也是顾家为什么每年入冬前都要去江南收粮屯粮的原因了。

    如今农闲时节,顺天府的人气旺了不少,冬日阳光下,一些住在外郭商铺,正如老铺街这边的三家挨不着边,却挂着董其昌“奇物斋”、“利民当”、“半间酒”招牌的店铺一样,开市迎客。

    天桥下依旧是最繁华的地方,洛家的酒坊,丝毫没有因为失了那鲜有人知的酒魁招牌而少了客流。然而他们不知道,一场更大的狙杀正等着他们。洛青川因为洛尊的原因,又重掌商号。趁着空,他缓缓走进后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