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地毯式轰炸-《抗日之无敌强兵》
第(2/3)页
孙卫国昨晚回到城关镇后,他一面命令张大军侦察排监视日军,一面命令部队加固阵地。
骑兵营被调到了外围机动作战,孙卫国手上能够动用的兵力少的可怜。
但他很清楚现在如果想要突围出去,肯定是自寻死路。
为了能够坚守住阵地,孙卫国经过与钟剑等人的商谈后,他们决定放弃城关镇,而是以南庄村为主阵地。
南庄村是独立团起家的地方,这里虽然经过日军数次的摧残,但这里的工事都是永久性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南庄村距离脑寨山很近,部队固守南庄村等阵地,是可以与脑寨山部队遥相呼应,互相支援。
孙卫国连夜将部队部署在南庄村,以及位于南庄村西北角的天井村,位于南庄村西南角的南头村。
目前这三个村庄之间都挖掘了战壕,并且设置了环形工事,各村之间都有交通壕连接。
当然一旦日军切断各村之间联系,各部就要立即进入到村内进行驻守。
孙卫国放弃城关镇驻守这里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三个村庄都是有地道的,万不得已的时候部队可以从地道撤离。
考虑到日军有火炮和飞机助战,孙卫国是把部队分散到三个村庄之间的阵地上。
南庄村和天井村之间的阵地上,天井村和南头村之间的阵地上,南头村和南庄村之间的阵地上,孙卫国分别部署了两个步兵排,一个机枪排,一个炮兵排。
两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炮兵连全部被孙卫国投入到了阵地上。
孙卫国的策略是先守线,在守点,从而抵消日军火炮方面的优势。
如果一开始便把部队集结到各个村庄里面,日军飞机的一番轰炸和日军火炮的一番炮击,就会给部队带来很大伤亡。
先将部队分线到三个村庄连接的阵地上,这样部队就分散了,日军的轰炸不会给部队带来太大的伤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