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公然求封】-《放啸大汉》
第(2/3)页
河东郡这两年不得安生,前年旱灾,去岁水灾,旱后即涝,造成大量灾民,成为刘骜上台后要面对的一项难题。灾后重建,灾民安置,赈灾防疫,防止动乱,都涉及到军政方方面面,所以丞相、御史大夫、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等五府均有协调之责。五府共议之后,拿出章程,待未央前殿朝会时拿出来供百官讨论,最后形成决议,皇帝批准执行。
以上是比较重大的政务处理流程,一般的小事,而无需如此。
河东灾情,并非机密,举朝皆知,也有不少人从中渔利。比如王立上回差点被诸葛丰参倒的事件,就因二百亩河东良田而起。而张放的渭城别庄里的扈卫队员,大半来自灾后的河东。
这是刘骜上台后面临的个棘手难题,张放也在密切关注这件事,他对此也有自己的计划。或许,他能在接下来的商议中,与朝廷达成双赢吧。
对于天子宣张放入殿,一班朝臣显得很不感冒。
御史大夫张谭更是言语带刺:“近闻富平侯得一宫人,颜色殊丽,藏于府内,宠爱殊绝,片刻难离。如今下朝,为何不尽快回府,以慰美人,却来此议事之殿何为?”
张谭原本是太子太傅,也就是刘骜的老师。一般当老师的,有个通病,见不得坏学生,尤其是把好学生带坏的坏学生。富平侯不治学,弄奇器,一门心思折腾口腹之欲(菜品),在“张老师”看来,就是个典型的坏学生,天子应当远离这样的人。偏偏天子跟他的关系还很亲近,这自然引得张谭很不爽,他当然不会把责任推到天子身上,那替罪羊是谁,显而易见。
张放其实很愿意与朝堂上每个人都打好关系,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他不是金子,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一般情况下,只要不过份,他多半一笑置之。不过,张谭这番话,过了。
但凡触及底线,张放是一定要回击的,他先向天子行礼,淡淡对张谭道:“谁给太傅的消息,太傅得唾他一脸……什么如漆似胶、片刻难离,类似这种消息我可以给太傅一箩筐。太傅直接把赏金给我就好。”
五府大臣及诸曹为之暗笑。
这种事闺闱之事,根本没法辩解的,张放也不试图去辩解,那只会越描越黑,而是反其道行之——你不是想要花边新闻么?行,拿钱,哥给你一箩筐。嫌不够劲的话,默两篇《金瓶梅》、《******》给你……
张放摆出一副不怕你泼脏水的架势,反倒凸显出张谭探人阴私的小人嘴脸。几个够份量的朝臣如许嘉、王凤打着哈哈岔开话题。张谭气得脖子胀,偏又作不得,他满腹锦秀,碰上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半点使不上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