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晋末雄图》


    第(2/3)页

      姜聪连连点头,但还是不怎么放心,想着到目前为止,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姓,便追问道:“敢要再问贵使,究竟姓甚名谁?”

      “某不过是洛阳城中一平民耳,姓名不足挂齿。大首领既然执意要问,某直言相告亦无不可。”

      秦使好整以暇地抿了口茶水,微笑道:“某是羌人多柴也。”

      “哦,多……”

      姜聪先还未反应过来,继而惊得霍然站起。秦帝麾下,文武精英荟萃,多柴虽然在众人中颇为低调并不算是名遍天下,但在西北之地,尤其是羌氐诸部间,却可谓是如雷贯耳。姜聪从前便晓得,这位多柴,乃是最早追随秦帝打天下的旧部之一,官至内衙副使,一度位高权重,乃是羌人在秦国朝堂中,地位最高、名声最显的,虽然后来姚襄也很受重视,但在多柴面前,也只能算是皆有不如的后辈。

      听说此人昔年曾卷入冯案中,受到牵连而被秦主当众罢黜了所有官职,勒令在家闭门思过三年,如今看来怎地又复出了。对于这位羌人中很有令名的大佬,姜聪是素来久仰无缘得见,今日不曾想却活生生出现在他眼前。他颇有些嗔目结舌,但心却放了下来。多柴生性严正宽仁,由他来出任使者,说明秦国还是事出坦诚,且比较重视己部的。

      “原来竟是多公!本王实在久仰,这边有礼了!”

      不自觉间,姜聪变得更加恭敬有礼起来。对于同族中的这个大人物,他还是很尊崇和敬佩的。

      多差也起身来,谦逊几句。宾主再次落座后,多柴目光炯炯道:“某此来,正是奉了圣旨,来为大首领指出一条明路。当前形势,毋庸讳言,我军在东方刚刚与赵国结束了一场大战,虽然战胜,但损失不轻,亟待休养,故而青海的战事,就先放一放。但这也正是大首领的机会:趁着战事平缓,吐延有所松懈,便可以将其一举诱杀,彻底归顺我大秦。”

      “我皇帝陛下,心怀天下海纳百川,无论大首领从前怎样,只要今后真心实意永远臣服我大秦,便是许你世代为藩,又有何妨?如若不然,长不过一年,短则三五个月,等到我大军养精蓄锐恢复战力时,王旗西指,兵戈到处玉石俱焚,届时大首领纵使再有所请,恐怕亦不能如愿以偿了。<>”

      眼见姜聪眼珠转来转去,终于开始不停地兀自点头,多柴投袂而起,一拱手道:“某再停留三日。三日后,要么大首领用某的首级去讨好吐延,然后坐等王师来讨;要么某带着大首领的诚意回禀吾皇。何去何从,大首领可思而决之!”

      二十日后,洛阳。

      大殿之上,高岳望着木匣里的污血人头看了片刻,挥了挥手,便有宦侍捧了下去。阶下,早有使者舞蹈再拜道:“卑臣临来前,我家首领再三叮嘱,使卑臣务必当面禀报陛下。慕容吐延抗拒至尊,悖逆不臣,首领已替天子除去了这个恶贼。所谓矫健的雄鹰翱翔于九天之上,迅猛的雪豹称霸于莽原之中。这天下间,只有一位圣人,那便是大秦的皇帝陛下。我家首领说,他不过是边荒野地的蛮夷,从前曾因无心之举得罪过上国,内心惶恐不安,希望这次能够将功赎罪,更可以表达对圣天子的无比忠顺之情。”

      高岳微微颔首,当然对那羌使温言抚慰了一番,又当殿表示了对姜聪的赞许,并赐予若干金玉珠宝的赏物,便让羌使暂先退下再行侯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