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阿牛、李四和几个婶子坐在院子里听着正房堂屋里的读书声,心里感慨万千,“俺说大郎几个说话昨一套一套的,原来是跟着丫头读书识字了!” “可不是的,俺记得那三郎以前还是个磕巴呢,至打小五来俺们村和大郎几个住到一块儿,这磕巴都治好了,读起书来就数他声音大。” “你这一提的,俺也想起来了,还真是的,这往后俺们跟着丫头,可有福喽!” “那是的,你说也不知村正是咋想的,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自己去寻地儿?” “他能有啥想头儿,还不是当村官久了放不下,怕大郎几个占了他的地儿呗?” “这不是瞎操心吗?俺看着小五就不是那样的人!” “你们男人啊,就是心眼子多,俺可不想别的,就跟着丫头和大郎他们一起过了。”四婶子这一路从李家村出来,话却比以前多了不少。 “嗨!要是俺们家草儿还在,能跟着丫头学个一星半点儿的,俺就烧高香了。” “儿女都是讨债来的,你啊,可别再想了,那李草不念着你们的好,你还为她伤心伤神的,犯不上的。” “理儿是这个理儿,可俺这心里头还是难受。再咋说,草儿也是俺身上掉下来的肉,俺哪里能不心疼?”不用赶路的日子,阿牛婶儿就会想起偷了她银钱的李草,想着她一个丫头,如今也不知过的咋样儿,能不能吃饱,有没有被人欺负了去。 “你往后少提那个黑了心的,要不是你处处的护着,她能偷了银钱跑了,早知她是个不省心的,当初俺就该打折她的腿,至少不至于连给山娃子娶媳妇的银钱都拿不出!”李阿牛每次一听自家媳妇提起女儿李草,心里就有气,想着那些给山娃子娶媳妇的银钱更是心痛。 “俺护着咋了,要不是你当初狠心将草儿送去那大户人家当丫鬟,闺女能成这个样儿的?”阿牛婶儿一直都认为李草的改变是因为当初她把人送走的关系,每每想来心里就跟着发痛,埋怨的话冲口而去,声音都高了不少。 李阿牛心里也有个结,被自家媳妇堵了一句,心里也不好受,低着头不出声。 四婶子见二人闹了别扭,忙打圆场,“这话赶话儿的,咋还闹上了,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也许那李草得了银钱找了个好人家嫁了也说不定的?” 几人又闲聊了两句,就各自回屋。其实他们并不清楚,李草还真混进了县城,找了个大户人家自卖自身,原以为自己再不用逃难,从此能过上好日子。可因她不识字,被这户人家骗着签了死契。 突厥兵攻城时,这户人家连夜逃难,嫌她累赘,直接把她卖去了窖子(下等妓院),因是黄花大姑娘,竟然换了十两银钱。李草被捆进窖子时悔的肠子都青了,哭喊着爹娘,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她注定是要被男人欺负而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