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这事儿叔心里明白。咋没见大郎几个?”村正知道司徒嫣不愿意多提这事儿,反正受益的是他家,人家不愿多说,他也不讨人嫌。 “哥哥们都在后院捡石头翻地呢?” “那俺就手帮你把这锁鼻子安上。”也不等司徒嫣拒绝,拿着东西就到了院子里。 “丫头,你这儿没有斧子吧,找块石头将就着也行。” “有的呢,叔等一下。” 司徒嫣进到杂物房,将斧子取了来。村正也没问,这斧子每家都有的,不是啥金贵物什。 等锁鼻子都安好了,村正也没留,拿着草药和银子就回去了。等酉时初吃过晚饭,李大郎几个才知道村正来过了,以后家里有了锁,就更安全了,大郎也不用为那些个农具发愁了。他本来想着吃了晚饭就把农具搬屋子里来,免得丢了,这下也不用麻烦了。 “俺想着以后要是全家人都出了门,这院门是一定要锁的,还有杂物房、正房、灶房,至于俺住的东间,只要是俺离了家就会锁上,那里面有这屋子的宅契和全部的家用。哥哥们觉得这样可好?”司徒嫣不是不信任几兄弟,只是怕有心算计无心,也许几人一时的疏忽就让人转了空子。但也怕说了让他们多心,可不说自己心里不踏实,只好硬着头皮将自己的想头儿说了。说完忙去打量几人的表情。 见几人表情未变,一副理应如此的样子,让她心理很是妥贴。 三郎最是心细,一早就看出小妹的不安,虽说他和四郎年纪一样,但因着多年不说话,反而心思更细性子更沉稳,见小妹说完话一副不安的神情,就知是怎么回事儿,“小妹,俺觉得这样最好,这来了人就要给人倒水,客人留在堂屋,俺们都出去了,谁能保证这些人都是心思正的,要是有那个黑了心的,趁着这当空儿摸了东西去,到时候俺们就只能吃个哑巴亏。” 这话正说到司徒嫣心坎里去了,感激的望了三郎一眼,心里感谢不已。大郎这会儿也明白过来,他也不介意,但他没注意到那么细,现下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更是赞同的跟着附合。二郎和四郎是压根儿的不往心里去,反正只要是小妹的决定,那就一定不会有错。 事情定下了,这古代的锁一把锁只配两把钥匙,除了自己屋的钥匙她都留了下来,剩下的串成两串,一串放在正房西间的炕上给李大郎保管,一串放在东间由自己保管。这事儿解决,司徒嫣暗松了口气,就怕处理不好,让几人生了嫌隙。 “大哥,你可知那李招财开蒙的时候读的哪些书?”司徒嫣打算这会就开始教他们读书。 “这个俺知道。”三郎对读书的事儿最上心,以前就曾偷偷蹲在招财的窗户根儿底下听过墙角。 “李招财读的第一本书是《百家姓》,第二本书是《千字文》,之后的俺就不知道了,他宝贝的紧,不让看。俺刚开始的还能听的懂,后来就听不懂了。” 司徒嫣松了口气,这两本启蒙的书籍,她前世小学时就背过,记得还算清楚,有些记不清的地方,等下次赶集时,再去书铺里看也就是了。而且她看的出,四兄弟里,最好学上进的就是三郎,“那三哥知道他已经学过几本书了吗?” 这回倒是大郎先接的话,“招财是十岁那年开始读书认字的,之前村里住过一个老秀才,因着家里穷没银子打点,这才当不成官,那时村里的日子还过的去,就有不少的娃子跟着他学,那时的束修也便宜,最多是些粮食,再不行的人家给些柴火他也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