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将军险中难脱身-《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2/3)页

    陈元康抬头一看,果然看到充作先锋最先杀入苇草丛中的武卫将军侯和这时带着一队人马已经过来了。越来越近,陈元康估量了一下,侯和带的人马不多,数百骑而已,估计也是损失惨重。但要靠着这些人护着世子杀回潼关外,再给慕容绍宗报信,只要行动迅速,应该也够了。

    他站起身,迎着侯和走上两步,看着他到了近前。侯和下马走过来,不解地看看地上昏迷的世子大将军高澄,又看看陈元康,忽然惊道,“长猷将军,大将军他难道”他没敢往下说,但他的意思谁都能明白。

    “胡言乱语什么?快去给世子找匹马来。”陈元康喝止了他。他心里对侯和非常不满,不明白他怎么能看到大将军受伤就以为是弃世了。一边又问道,“濮阳郡公呢?”

    “何必去找?世子用我的马好了。”侯和很大方地把自己的马牵来,又帮着陈元康把高澄弄到马背上。一边回答他的问题,“家君不知道被冲散到哪里去了,我也正要去找。”

    陈元康没说话,想着侯和说的也是实情。地险天黑,谁能保证一定不会迷路走失?

    这时高澄在被他们弄到马背上后又苏醒过来。他从昏迷中醒来,伏身在马颈上,略定了定神,看了看,就知道已经是杀出了重围,勉强在马上坐稳了,突然问道,“大都督呢?”说着一边用目光寻找。

    陈元康想起高敖曹,忽然心里一沉。高敖曹所攻袭之处附近还有枣林,恐怕更险。一定也不比他们这边的情况好到哪儿去。如果真和上次小关损了窦泰一样又折损了高敖曹陈元康简直不敢再想下去。更何况窦泰岂能比得了高敖曹?

    但是陈元康知道自己现在唯一重要的事是拼死也要护着世子出潼关。他收心定神回道,“大都督和司徒都被冲散了,还未找到。大将军不必着急,想必大都督和司徒突围之后也会出关东归。”

    “谁说我要出关东归?!”高澄怒喝道。因为身上有伤,此时有些虚弱,所以声音也显得有些中气不足。“速速收拾人马,再找到大都督和司徒,与宇文黑獭决战!”如果说连宇文黑獭身前都未近过,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输了,那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甘心的。

    听着高澄略显有气无力的声音,看看眼前数百个丢盔卸甲的军士,陈元康觉得这仗是无论如休不能再往下打了。他伸手牵住了高澄马颈上的缰绳,“大将军,已无人矣,不可再打了!”

    看陈元康痛心疾首的样子,高澄终于明白了。可是他又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摆兵撤军。看高澄犹豫不决的样子,陈元康忽然抬手挥鞭,用力抽在高澄坐骑的马股上,同时大喝一声,“世子抓紧!”

    高澄骑着的侯和的那匹马立刻如箭一般蹿了出去。高澄几乎被闪下来,但他在陈元康的提醒下很快就抓紧了缰绳。

    然而诡异的是,高澄的马刚刚蹿出去,陈元康紧随其后,侯和和那几百骑兵慢慢追上来的时候,忽然见有一队西魏军杀出,正向着这个方向迎着东魏军而来。并且很快就到了近前。

    高澄和陈元康都看到了,西魏军为首的将军居然是一夜都未露面的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宇文泰身后跟着李虎、独孤信等人。

    陈元康心里瞬间便冷了。他知道跟在他们身后的只是几百散兵游勇,又是经历了一夜的鏖战。对面而来的西魏军却显然是精神实足,虽也说不上人很多,但明摆着是以逸待劳。

    陈元康再冷静地想一想,且不说宇文泰自己,就是李虎、独孤信都个个是百战名将,骁勇无匹。世子没受伤还好,世子伤得还不轻,就凭他和侯和怎么能挡得住这几人?

    高澄看到西魏军越来越近,当然是下意识地勒缰绳。可也奇怪,侯和的马就是不听从指令,竟直奔着宇文泰等人而去了。这下陈元康大惊,他拼命地纵马追来。一边大声喊道,“世子下马!”他是在提醒高澄速速从马上跳下来,这样至少他可以赢得时间抢回高澄,也免得高澄落入敌手。

    不只是高澄听到了,宇文泰也听到了。距离已经太近了。高澄从马上将要跳离时,宇文泰已经如飞般策马到了高澄近前。这个出身代郡武川的匈奴人,骑术太娴熟了,从马上探身,一把就将高澄拦腰抱住,放到了自己的马上。

    陈元康大惊,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足智多谋如陈元康,脑子里也一时空白了。

    “澄弟受伤了?”宇文泰看了看高澄,声音轻柔地问。这么近的距离,高澄身上铠甲有好几处都染着血迹。兜鍪下面那张脸也显得有点过于苍白。只是他还真是第一次这么近地在自然光下看他那双美丽的绿眼睛。“不如就此随兄一同回长安,也好到我府中安心治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