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元善见岂能不明白,高慎预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公然与高澄对立纷争。他的明旨在高慎看来就是元氏宗亲的支持,再加上选材清吏治而受到排挤的高门大族的支持,这下还真是难说谁胜谁负。可是谁胜谁负又如何?关乎到天子,不过是换个权臣。高慎如此举措,他的用心就不阴狠吗?真要如此,不管谁胜谁负,又是多少宗亲遭殃,多少生灵涂炭? 元善见心灰意冷,直想赶紧把高慎轰走,颓然道,“卿只管安心和李子雄的妹妹成婚,孤也只能尽心如此了。” 高慎见皇帝话说得如此软弱,又看他甚是颓唐的样子,口中称谢,从此也不大将这个皇帝看得起了。 往后,大将军高澄管了一件闲事。就是将高慎休弃的妻子,崔暹的妹妹、崔季舒的侄女亲自指嫁到范阳卢氏族中为妇。范阳卢氏出自齐国姜姓,绵延至今是北朝一流的高门大姓,与博陵崔氏甚相匹配。崔氏虽为再醮之妇,但有大将军亲为主婚仪,真是极其风光。这下朝野振动。 当然,观望的百官人人都心如明镜。大将军再意的并不是崔氏,真正抬举的是崔氏的哥哥崔暹。而更深层的原因细究起来就更微妙了。往深了一层说,大将军抬举崔暹是因为崔暹是他看中的人,他不惜为了崔暹与门阀做对。这对于大将军储备的门客来说是绝好的征兆。人人踊跃,希望以己之才为大将军效命。这也正是高澄想要的效果。 再往深了两层说,直接就是抽了高慎的脸。再糊涂的人都看出来了,对于高慎及其同类来说,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将军即将要容不下这样占据高位,谋己之私的人再依仗门阀尸位素餐。 有意思的是就在高慎下堂妻风光再嫁时,高慎也同样风光再娶。娶的就是骠骑将军李子雄的妹妹,坊间传闻要被立为皇后的李昌仪。渤海高氏与赵郡李氏以姻亲相联,往后的结果怎么样还很难说。更何况想得深的人都知道,高慎还有个份量颇重的弟弟直阁将军高昂。就是大丞相高欢也要另眼相待。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极晴朗的天气,一转眼便是乌云如墨几乎就要漆黑如夜。崔季舒侧身从车窗帘笼的缝隙里往外面瞧了瞧,心里断定肯定会有大雷雨。前势做足,让人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雨便不期而至。知道要来了,可又不知道会是在什么时候,这样最让人心里难受。 他转过身子来,看看对面而坐的大将军高澄。 大将军在婚宴上高调抬举崔暹,高调抬举几个门客,这是做给谁看的他自然清楚。但是他有种不好的预感,心里颇为惴惴不安,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劝一劝大将军。 此时在昏暗中他勉强能看清楚大将军依壁而坐,闭目不语。他不再是那个顽劣的鲜卑少年,甚至不再是他的挚友高子惠。如今他已经是统领百官执掌朝堂的大将军高澄。就在他闭目沉思的时候他也能感受到他的威仪,大将军已经是个真正的城府深沉的男人。 高澄忽然睁开双目道,“你看着我做什么?” 崔季舒一惊,“郎主我我没有。” 不知怎么,高澄忽然想起了在建康的时候。那好像是很久远的记忆了。他暂时抛开眼前,过了很久,徐徐问道,“师父好吗?” 崔季舒又有点意外,不知道郎主怎么忽然想起来这个。回过神来,想着正好借机劝谏,答道,“祖师也告诫过郎主,行事不可过急。” 高澄又闭上眼睛,身子随着牛车的颠簸而微微摇晃,胸有成竹却又极耐心地道,“叔正,你与我日久,如同兄弟,岂不知我的心思。此番若不趁机除旧布新,再往后必定是二而衰三而竭。有些事如果错过了,机不再来,更是大事难成。” 崔季舒心里有点感动,想说什么却觉得喉头哽咽难以出声。好不容易调整好心绪刚要说话,忽然极亮的光一闪,趁着亮光他一眼看到了对面的高澄也正看着他。他美得如天神,但突然变得不真实起来,像是佛造像,像是窟寺里的壁画上的神仙人物。崔季舒心里忽生异样。他还未及细想,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把他想说的话惊了回去,原来是巨雷突至。再接下来,外面瓢泼大雨如同倾盆,该来的到底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