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刚才有仆役出来恭礼回答他说,大将军听说郡王殿下来访极为高兴,请郡王殿下且候一刻,大将军准备妥当立刻出迎。 萧正德原本七上八下的心在听到大将军府的仆役回话之后算是一颗心落了地,甚至有了几分意外之喜,于是便决定安心等待。可是仆役一进去后,里面便再没有了声息。萧正德越来越心焦,不知道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而事情到了此刻,既然府里大将军高澄已知道他来访,想必大丞相高欢也知道了,若是此时再蒙去意,已经是不可能了。大将军即说要出迎,萧正德便被吊在了大将军府门口,再急也只能是干着急没办法了。 萧正德正急得团团转,默然立于一旁的兰京却一眼看到大将军府的大门又打开了。先是走出来几个仆役,然后便是一个锦衣华服、修饰一新的年轻公子,正是高澄。此人一现身,刹那间真如太阳升朝霞,又如芙蕖出渌波,其倾国之姿让人不敢直视。 “殿下”兰京见萧正德浑然不觉,便向他低语提示,心里已经觉得大皇子略失国体。 萧正德闻唤他猛然回头,竟一眼看到高澄满面的笑意已经从府门口的石阶上走下来,几乎就走到他近前了。萧正德顿时心里一喜,抚额大笑唤道,“大将军!大将军!岂敢,岂敢。” 他几乎从未见到高澄这么和颜悦色。在建康初相见时,刚刚长成的高澄还是个劣顽少年。此番来邺城,这位大丞相的继任人已是高冠陪辇、驱毂振缨的顶级权臣,而他所趋奉的大帝元善见不过是一傀儡,这是天下人尽知的事。只见他威仪棣棣,高高在上,又何曾这么亲和过? “殿下驾临,有失远迎,失礼之处望殿下见谅。”明明是客套话,但是在这位大将军说来却让人觉得是坦白直言,甚是诚恳。同时大将军做足了架式,一揖到底。 “大将军”萧正德只见表面,几乎要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急忙还礼,又脱口道,“吾等梁史自入邺城便受大将军礼遇之恩,铭感五内,不敢忘也。”同时他对自己将要提的和亲的事更有信心了。 一边冷眼旁观的兰京也不管高澄看到没看到,只依着礼拜见了。 日渐升高,将清晨的一缕清新微凉炽化得全无踪迹。在明丽的日光照耀中,修葺一新的大将军府崭露出金碧辉煌的奢华本色。高远君沿着廊庑及树荫处漫步而行,一边极留意地打量着眼前景物,一边在心里感叹其规制宏大及壮丽无匹。 高远君发现,府第前身见外客及公务所用的厅堂斋阁都严整守制,肃穆里透着威势。渐往后身来的休憩燕居之所整体奢华而各个院落之间自成一系。只见得雪白、粉红不时点缀于墙头檐角,不经意地泄露其中春色,最后却戛然而止,什么都看不到了。 再往院落后面的府第深处走去,气象渐又不同。让高远君讶然的是,长兄这座大将军府最私密处的园林将前面的严整肃穆及奢侈骄矜之气一扫而空,山林泉舍之间颇得野趣,布局疏朗,一派淡泊宁静的气度。高远君却敏感地在其中感受到一缕隐藏极深的凄清、幽冷,心头不快,渐觉不祥。 正想着回到长嫂住的院落里去,趁着母亲娄夫人不在时和元仲华闲聊几句,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的山林下面、溪边大青石上坐着一个黑衣人。高远君这才想起来,是二兄高洋。刚才谁都没有留意这个人进了大将军府后的去向,实在是因为他太不显眼了。 高远君看到高洋,心里方才镇定,慢慢走过来。这时高洋也恰转过身来,看到高远君一点也不意外,只问道,“妹妹从长嫂那里听说了什么?” 高远君不回答他,只是所问作答地道,“兄长也觉得是我不对吗?” 高洋从大青石上站起身来,避开她的目光,“何谓对?何谓错?妹妹和我是母亲一胎娈生,比起别人来自然不同,我只是劝妹妹一句,事不由人,只怕你将来入其境而身不由己。”这话说出来是他心头隐痛。 高远君沉吟着问道,“兄长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为何还是一意孤行?看似退而实进?” 高洋转回身来看着高远君,他面无表情,心里却惊讶于他这个一母双生的妹妹竟然如此眼毒。他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想了想才道,“同为高氏,不甘于人后。”同根兄弟,境遇相差这么大,一个从小就是父母亲定好的继位人,一个却不但一点机会没有还从未被重视过,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抚平的事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