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将军立志论人材(一)-《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2/3)页

    萧琼琚又是浅浅一笑,极平静地道,“此后的事谁又能知道?我的命现在不就在陛下手中?”

    元善见听了仰天大笑,却让人觉得无比悲凉。他笑够了才看着萧琼琚道,“孤也好久不能这么开怀一笑了,不是不能,不敢也。若说殿下的命在孤手中,那孤的命又在谁手中?卿为家国社稷而不惜身,孤为悠悠性命而舍了自己,孤与卿相比自叹不如,实属是个可怜人罢了。只是”他忽然慢慢走上几步,极在意地看着萧琼琚。

    萧琼琚从未见过这么敏感多思之人,何况还是一国之皇帝。她也知道魏室帝裔之命运多舛,数月以来也见识了高氏权臣之气盛,完全理解元善见之自叹可怜。说起来真是连一般百姓弗如,像元恭、元朗之辈更是命如草芥,还哪里来的天子威仪。

    萧琼琚觉得元善见的伤感实在让人心酸,不免安慰道,“陛下忧思太过了,何以如此自伤?”

    元善见已走到她近前,看着她喉头微动,目中泪光闪动,字字如金石地道,“孤是深恨自己”说着他慢慢抬起手,“竟如此惜命,不能为了卿弃命于不顾。”

    元善见的手已经极轻极小心地触上萧琼琚的面颊,随之他气息喘动越来越重,手指不由自主地轻轻颤栗。萧琼琚先是在被他触上面颊时一颤,但见他这样动情又想起刚才他那般伤感自怜,实在不忍再拒,便耐着性子承受了元善见手指的轻轻触碰。她深谙他的内心,知道他不会做出什么逾矩的事来,如果这样就能给他一个安慰,为什么还要再刺伤他呢?

    萧琼琚完全没看到高澄已走到昭台殿近前,他的身后跟着他的弟弟太原公高洋。

    元善见抚着萧琼琚细腻光滑的面颊,像是上了瘾一般不忍离开,又抚上她鬓边碎发,再慢慢走上一步。萧琼琚觉得两个人这样相近相贴极不自在,下意识往后退去,却被身后的栏板抵住了身子。而这时元善见已经落下泪来,情不自禁低头他的唇几乎就要触上她的面颊。

    “陛下”萧琼琚推拒想躲闪,又无处可躲。

    “孤算是什么大魏天子连大将军他”元善见一边用唇轻轻点上萧琼琚面颊一边梦呓般自语,发泄着心里的忿闷。他是勇力过人的,此时用双臂按着萧琼琚的双肩,她实在是力不能敌,无法挣脱。

    忽然他身后传来一个宏亮而平静的声音,“臣在,陛下唤臣何事?”

    元善见身子猛然一颤,如同从梦中惊醒一般。他一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半天才不敢置信地转过身来。不是梦,竟然真的看到高澄就站在他身后。

    萧琼琚刚才完全在惊慌错乱中,更没想到高澄如同天降一般突然出现。惊愕之后急忙理了理有些乱了的鬓发、衣衫,更是别过脸去不敢看高澄。

    “大将军大将军”元善见语无伦次。

    就在魏帝元善见思维混乱之际,忽然看到白衣一闪,羊舜华不知怎么就气喘吁吁地奔了上来。紧跟着是宦官林兴仁也奔了上来。

    “殿下!”

    “陛下!”

    羊舜华和林兴仁同时脱口而出。

    原来羊舜华忽然想起来公主和魏帝独独两个人在昭台观上,怕高澄上来起疑心误会。深悔自己只一心念着他,把极重要的事耽搁了,因此才赶来。可是看眼前情景,显然是该发生的事已经发生过了。

    高澄刚刚一上来就听到元善见说的那些话。之前他自然也看出来这位新皇帝元善见颇有心机,实为能忍,只是今日方在他亲口说的话里得到印证。只是他并没有想到,原来他已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竟然已经对萧琼琚动情如此。

    刚才见到他们二人那样亲昵,他心里已经是怒火冲天。只是此时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元善见没发作出来而已。

    高澄身后的高洋有意无意地窥探长兄神色,竟没想到长兄面上毫不作色。想起在晋阳时杨愔的教导,他只管在兄身后静观其变。

    “大将军大将军来的正是时候”元善见此时已经转过弯来,努力把刚才的情思都压抑了下去,只看着高澄笑道,“大将军辛苦,既然寻找孤寻到这里来,必是有要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