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帝王之都易新主(上)-《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2/3)页

    宇文泰话不多,但是意思表达得很清楚明白。为贺拔岳报仇是一定的事,只是如今不能仓促行事,而且报仇并不为继任关中。关中的继任由洛阳朝堂决定,只能等待皇帝颁旨。可是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同时他也说关中之主要诸将推举心服之人。那么未来的关中之主究竟是由朝堂上的皇帝决定还是由关中军事力量决定呢?

    赵贵和于谨都是很聪明的人。

    于谨还是一语不发,只看着赵贵。

    赵贵却毫不犹豫地坦陈道,“明公深受大行台器重,我等诸将也心服口服,自然是继任的不二人选。”说着他回头看看于谨问道,“我与卫将军难道不是关中之将?卫将军护送明公一路从上圭到长安,难道不是追随明公?我在此静候明公多日,心急如焚,难道不是诚意相待?”

    赵贵也同样是深受贺拔岳器重的人,他说话很有份量。宇文泰和于谨与赵贵熟识已久,深知他脾性毫爽磊落。话说到此,已不便再试探下去,否则便显得有意做作。于谨被连连追问,不能不答,况且他和赵贵心思相同,并且感受到赵贵的诚意。

    “明公,”于谨也就顺便改了称呼。“赵将军所言极是,关中是大行台一生心血,不可付诸东流。唯有明公能继任大行台,保住关中一脉。”他看了一眼赵贵又道,“此处无外人,不妨直言。所谓朝议,不过是高氏的意思。主上的旨意岂能真出自主上心意?必然是大丞相心中所思。我等岂能让关中军政落入大丞相手中?”

    赵贵赞同道,“若真问主上心意,必定也属意于明公。”

    赵贵话里的意思不必解释,三个人都明白。宇文泰是婉拒了大丞相高欢和世子、侍中高澄的拉拢才被皇帝元修极力扶植,又联姻为驸马都尉,算是皇帝的自己人,皇帝岂有不愿意他继任的?

    “现在谈继任关中,为时尚早。”宇文泰淡然一句,话并不多。

    “话不必说早了,但事一定要早定。”于谨道,“明公此时不妨先扼住军政大权,将来才有说话的权力。自保,才能谈得到为主上解困。”他顿了顿,终于还是铁了心直言道,“大丞相屡议迁都,明公为何不也提议迁都?”

    宇文泰心中赫然一亮,盯着于谨。赵贵一怔,方大笑道,“卫将军所言妙哉!”

    如果都城迁到关中,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不就成了宇文泰吗?大丞相高欢和世子、侍中高澄便要被架空了。

    宇文泰站起身,慢慢走到赵贵面前,微笑呼其字道,“元贵兄,关中诸将真的都愿我继任吗?”

    赵贵看着宇文泰这胸有成竹的“质疑”,终于还是说了实话,“众人皆服,唯有”他顿了顿,才道,“唯有左厢大都督李虎不服。”他心里思绪复杂,看着宇文泰。

    于谨也紧盯着宇文泰。

    李虎也是贺拔岳看重的旧部,与赵贵、于谨等身份相当。

    “李虎并不是有意与明公做对,只是深受大行台简拔之厚恩,所以总想着迎真定公回来。”赵贵解释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