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香饵里头包鱼钩-《红楼重生之代玉》
第(1/3)页
蝶笑花在戏台上勾勒林代在离城的表现,也算是尽态极妍了。
一开场,照例是“背面碰头彩”,人未出,连唱词都没有的,只是一声哭。
这声清哭,又是考验唱功的,却与七月半水中戏台那声哭不同。那声是皇后与国倾时的怒哭,嘹亮通彻,似宝刀掣开了人的五脏六腑,倾冰雪来洗涤。这声哭却是有教养有智慧、仍遭灭家之灾、智慧一时不知有什么作用、教养也挽不住痛彻心脾,那介乎醒与晕迷之间,修罗场里逸出来的一声哭。
这声哭系住了人的肝肠,叫人离不得、揉不得、远不得、触不得,在这里陪着她百转柔肠,又不知从何说起。
而后蝶笑花一身素衣,背对着观众登场。
若要俏,女穿孝,这一声素衣风流,原是最讨巧。蝶笑花比林代高,然而善于作态,演她这一身纤袅,竟比真人还动人。
到了那演蓉波的贴旦,不顾老爷尸骨未寒,要欺凌弱女,已动了众怒。蝶笑花又在灵前作了一段精彩的哭戏,什么“新衣问谁裁、花钿从谁补”,什么“寒夜未添新絮被、酒后少奉醒酲汤”。咦!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段唱词,大意都来源于林代气蓉波的那场哭。但提炼为唱词之后,硬是比她的原话更漂亮!
这段唱腔,不消说顿时红透了半边天,以后必成为经典唱词流传了。
唱词的捉刀人,却不是蝶笑花本人——蝶笑花的优点在于台上表演,却不在于词章雕琢。有人就猜疑:莫非是谢云剑?
但是谢云剑已经赴秋闱去了,还没回来。
莫非是唐静轩?
但是唐静轩自恃身份,从未给戏子捉刀。
莫非是澹台以?
但澹台以的笔风未曾如此轻媚。
人们在锦城本地就猜不出来了,以至于把南北的其他相干不相干的、诗词好些的文人都猜上。竟至于攀扯京城,说这是京城的文艺圈子要邀请蝶笑花进京的礼物。
林代就想问问蝶笑花,这段唱词是谁写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