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宫中,听话的太监不计其数,为何他偏偏看上赵让,不就是因为赵让有着别人没有的机灵劲。 要是平时的话,赵让收一点好处,赵忠还是会睁一眼闭一眼,毕竟赵让收的好处中,大部分还是会落到自己的手上。 但对于陈修,赵忠却是想的更多,不仅仅是因为陈修在何府中一鸣惊人的表现,从而导致他如今的声名鹊起。 其实赵忠更为看重的是陈修身后的人,或者是陈修身后站着的世家。 其实不然,不仅仅是赵忠这样想,就连天子刘宏也是这般想法,不过相对而言,天子刘宏考虑的更为深远。 要不然一介庶民,纵然一举成名天下知,那又如何!有何价值值得他天子亲自召见。 跟在赵让身后,陈修快速的转动大脑,思考着荀衍的话,与天子刘宏的目的,然后再结合后世中所所知晓的那些关于刘宏事迹,很快陈修微微一笑,已然胸有成竹,明白了刘宏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得不说天子刘宏也当的一位人物,也许他皇帝当久了,于是这帝王心术也极为厉害。 要晓得,在建宁元年九月七日,发生了一次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刘宏本来不可能登基为帝,但是奈何桓帝死后,以窦太后与大将军窦武为首的外戚想要继续把持朝政,于是乎选择了年仅十一岁的刘宏为天子。 但在建宁元年八月,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陆蕃密谋准备除掉太监王莆曹节等人,但奈何无论多么周密的计划终究会有泄露的一天,九月七日那一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 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但有一点须知,若是天子刘宏不同意,太监们怎么敢行动,纵然为了保命,刘宏不点头,最后成功也是难逃一死,但奈何曹节他们什么事都没有,反而代替外戚执掌朝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