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进军长安-《最后的三国》


    第(2/3)页

    刘胤算定苏愉根本就不敢走关陇大道,故而派出虎步左营和虎步右营到武功山小路埋伏。

    又经过一夜的鏖战,走到武功山的时候,苏愉的人马已经是人困马乏,苏愉正准备下令军队略做休整,吃点干粮,喝点水,计划着连夜行军,逃出数万蜀军的围追堵截。

    还没等他下马。蜀军已经四面杀来,将苏愉的人马团团地困在了核心当中。

    失去了陈仓城垣的辟佑,所谓的魏军精锐之师此刻就成了渣,这几乎是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战斗。稍稍进行了象征性地抵抗之后,大部的魏兵就拱手投降了。

    苏愉不想投降,他仗着自己的马快,企图快马冲出去。但元戎弩可不是吃素的,苏愉想逃,它可没有答应。一排箭雨覆盖之下,苏愉瞬间就被射成了刺猬。

    在突围与留守的问题上,苏愉和王浑都坚持己见,都认为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最终他们却是殊途同归,都死于乱箭之下。

    刘胤赶到武功山的时候,战斗已经是落幕了,高远和傅募已经在清理战场,成群的魏兵俘虏被押解着,垂头丧气地离开武功山。

    这一战俘虏众多而战死者廖廖,倒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魏军的军心士气已经降到了冰点,一触即溃,就连最起码的抵抗思识都没有了。这样的状况,可以说是魏蜀交锋了几十年,都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同时也说明刘胤在关陇之地的连番胜利,确实把魏军打得丧了胆。

    刘胤吩咐将苏愉葬了,按理说苏愉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只可惜其意志品质不甚坚定,在重大的挫折面前慌了手脚,想着夺路而逃,但最终却是难逃天罗地网。

    反倒是苏愉的自乱阵脚,给了蜀军以可趁之机,如果打陈仓算功劳的话,苏愉堪称是功一件,没有苏愉分兵而走,蜀军想要拿下陈仓,至少得付出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重的代价。

    清理完战场,刘胤率军回师陈仓。

    此刻傅佥和黄崇已经全取陈仓,正在组织军民扑灭大火,为了快拿下陈仓内城,傅佥动用了大量的火箭,引的火灾几乎将陈仓的内城夷为废墟,现在陈仓城中满目苍荑,焦土遍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