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国宴(下)-《一人执宋》


    第(2/3)页

    ......

    王嗣宗走了,姜胤也是自讨没趣,更不打算再去劝他了。

    跟一个一千年前的古人究竟形式这种东西,最后是肯定没有任何结果的。

    而且王嗣宗说的那些形式,说实在的,其实是一种对王权至上的推崇,是一种对受命于天的肯定和加强。

    为什么帝王冠冕上的珍珠就一定要镶九颗?

    那说明你镶八颗那就是假的,还不够高贵,镶十颗也不能说明你更高贵,而只能说明你没那文化,暴户,说出去还是要被耻笑的。

    以小见大,整个国宴的所有步骤有着自己的明文规定。

    大到整个大殿内的坐次布局,小到宾客衣服上束带的系法,种种这些,最终服务的,还是帝王的面子,或者说,国家的面子。

    一个国家,如何提高自己的面子?

    靠的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条条框框,靠的就是这种祖先传下来的文化优势,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最终的结果就是文明的高级性。

    而高级文明,始终对于低级文明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蒙古勇士再吊,征战整个亚洲,但最后还是要学着汉人的方式,称帝抚臣。

    高丽倭国之流,称霸半岛立国,但最后还是要派遣使节来求学,称臣纳贡。

    汉人可能会觉得娶亲之礼节繁琐又复杂,十分麻烦,可在那些外族人看来,中国的娶亲礼可谓是世上最高的婚礼,各种仪式层出不穷,各种规定合情合理。

    能够让那些低等人接受高等文明的洗礼,这正是王嗣宗在做的事。

    这么一想,姜胤倒是完全理解了王嗣宗的做法,然后命一旁候着的王十一给王嗣宗传话:国宴的排场照大了搞,新宋最不缺的就是钱!

    ....

    这世上最难的事就是不缺钱,这世上最简单的事就是挥霍钱。

    姜胤从现代带来的资本,边角料就足够丰腴沧州百姓的生活,正真的大利润,其实还是掌握在新宋政权和商人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