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F20轰炸机问世-《伪钞帝国》
第(2/3)页
尽管中华帝国科学院提供了最先进的航空动机,单机功率达到26o马力,一共使用四台这样的动机,也仅仅只能将F2o轰炸机推动到17o公里每小时的度。
F2o轰炸机的航虽然只有17o公里每小时,但也比德军的哥达式轰炸机快了3o公里每小时。
关键是F2o轰炸机的体积和重量庞大,好处就是载重大,可以携带更多的飞行员,装备更多的重机枪,投掷更多的航空砸蛋。
按照F2o的设计指标,最多可以安装七挺重机枪,比德军的哥达式轰炸机多了四到五挺。可投掷四十二枚五十公斤航空砸蛋,是德军哥达式轰炸机的四倍多。还可以换装成六枚两百公斤航空砸蛋,这是德军哥达式轰炸机所不具备的能力。
要知道,一枚五十公斤航空砸蛋的威力跟一枚两百公斤航空砸蛋的威力差距是巨大的,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二者的关系不是四倍,而是四次方的指数倍。
假如哥达式轰炸机投下一颗五十公斤航空砸蛋,可以炸毁一艘五十吨的炮舰或者重创一艘三百吨的护卫舰,那么F2o轰炸机投下一颗两百公斤航空砸蛋,则可以摧毁一艘一千吨的驱逐舰,或者重创一艘一万吨的重型巡航舰。
如果是集群作战,就算德军出动一百架哥达式轰炸机,也只能是重创一艘中华帝国海军的无畏型战列舰,根本无法伤到中华帝国海军的级战列舰,因为中华帝国海军建造的级战列舰,其不但装备了大量的防空武器,更是加厚了水平装甲,耐得住两百公斤航空砸蛋以下的轰炸。
反过来,如果是中华帝国空军出动一百架F2o型轰炸机,那么携带的都是两百公斤航空砸蛋的话,直接就可以击沉任何一艘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的主力无畏战列舰,因为德意志帝国的级战列舰,在水平装甲防护上面做得根本不够。
当然,如今的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尤其在希特拉的刻意指引下,威廉二世已经下令对现役的全部主力战舰进行改装和升级,其中一项就是加固了水平装甲防护能力,至于水平装甲防御能力达到了多少,目前中华帝国还不得而知。
即便如此,中华帝国空军的F2o型轰炸机一旦批量服役,将给德意志帝国空军带来巨大的军事压力,将抵消德意志帝国对周边欧洲国家的空中威慑能力。
同样都是轰炸机,德意志帝国的哥达式轰炸机有优点和缺点,优点是造价相对中华帝国的F2o型轰炸机便宜,但缺点也因此暴露,毕竟哥达式轰炸机是全实木制造,这对轰炸机而言,寿命将大打折扣。
但德意志帝国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们一是资金匮乏,无法调集更多的经费来研金属蒙皮的轰炸机机身,只能用硬度过得去的木质机身了。
另外,就算德意志帝国有了足够的资金来研和生产哥达式轰炸机,其机身也只能是木质,因为德意志的工业技术水平不如中华帝国,给飞机用的金属蒙皮需要考虑重量和结构强度问题。铝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可惜强度不够,钢的强度够,可惜太重了。德意志帝国才金属材料方面的技术还是落后于中华帝国的。
反观中华帝国,早在世界大战前,李卫国就在中华帝国本土和澳洲6续建立了镁铝合金生产基地。
中华帝国这些年囤积的镁铝原材料已经堆积如山了,随时随地的可以拿出来制造重量轻结构强度大的金属飞机机身,这也是当初李卫国早就计划好了的事情。
由于这个年代的航空动机功率普遍较低,还无法使用单翼机身设计理念,所以只能是双翼飞机。
而对于轰炸机而言,双翼机身面临着结构拉力过大问题,普通的木质机身寿命极短,而且在空中容易生险情,解体的几率都非常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华帝国的F2o型轰炸机采用了半金属机身设计,金属材料便是镁铝合金。
之所以用的是半金属机身,实在是镁铝合金还是太贵,建造一架F2o型轰炸机,造价是德军哥达式轰炸机的5倍,就算不考虑中华帝国本土人工费用成本高的因素,也达到三四倍的程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