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宰执天下》
第(2/3)页
蔡京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拿了一只银杯过来,给自己倒酒,“当地的走马承受遣急脚递将消息传递京,小弟也是在中门下兼了差才听说的,他的遗表则还要过一阵才能抵达京城。”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长舒一口酒气:“临战失大将,乃是不祥之兆,而失却帅臣呢?”
强渊明、赵挺之震惊之余,又满是惋惜。
论起兵事,王韶是是实打实的文臣中兵法第一,连韩冈都是出自于其门下,章惇比他也少了一份老辣。眼下临战,天子能放韩冈出外,只是因为已经下旨召王韶进京。纵然此前一直传说王韶抱病,可所有人都觉得,但不至于会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病死。
“蔡子正才过世不久……”强渊明苦笑着坐了下来。
赵挺之也跟着坐下来叹息道:“王子纯、蔡子正两人一去,擅长用兵的两府帅臣,如今就只剩一个章惇了。”顿了一下,他又道,“郭逵其实也不差,但他终究是武将!”
“元长。”强渊明欠身问蔡京,“你说天子会不会降诏将韩三召回来?”
“韩三都离京北了,哪里还可能将他召回来?”蔡京笑了一声,“如果是三天前,倒还有可能另遣他人去河东。可都陛辞了,又将他召回,好像朝廷离了他就办不了事了。哪位宰辅愿意丢这个脸?”
“说得也是。”强渊明一笑,又坐直了身子,“今天一并请了元度蔡卞】,可惜他写回执推了。元长你没从元度哪里听说什么?”
“还能什么,太学案!”蔡京猛然间拔高了声音,“太学案罪名是在推荐免去解试和礼部试的舍生、内舍生时,挟情私取。这等于是制举舞弊,拿几人首级出来警戒后人,也不是不可能。”
强渊明摇着头:“余状元都被拘入御史台,要是因罪夺了告身,可就是开国以来的第一遭。”
“此事小弟也听说了。”赵挺之也道,“没想到会闹得这么大,也难怪元度要闭门谢客。”
蔡卞因为曾经求学于王安石的门下,是新学一脉的嫡系,故而才几年的时间,就在国子监中做了直讲。
自从三舍法确立,太学扩招,国子监中的学官人数日渐增多,基本都是新学一脉。在他们的教导下,新学一脉不断壮大。现如今,国子监中的直讲、讲、助教,一个个被牵扯进太学案中,眼下就只剩蔡卞等寥寥数人独撑大局。多数牵连进太学案中的学官,多半逃不离贬斥出外的,严重的甚至会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而接替他们位置的学官,自是不会是新学中人。
“吕参政不是有消息说很快就要宣麻了吗?怎么还让太学案的声势闹得这么大?”
“李定要自清,不可能手下留情。舒亶想立名,只会往重里拷问。其实更多的还是苏轼的缘故,要不是天子特恩开释,让御史台脸面无光,也不至于急着在太学案挽回颜面。”蔡京哈哈一笑,“纵使李定、舒亶都偏向新法,但他们要为自己考虑,吕参政就是成了吕相公,也一样压不住阵脚。”
……………………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西北传回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压抑。
环庆高遵裕、泾原苗授,两人放弃韦州,率残部撤回境内。统领秦凤、熙河两路的王中正由于独木难支,亦借道葫芦河率师回返。李宪领河东军离开银夏,在弥陀洞驻扎下来。
两个月前声势浩荡的六路齐发,在灵州城下的一场溃败之后,已经烟消云散。此时就只剩下鄜延路在竭力维护着朝廷的脸面。种谔率领的官军盘踞银夏之地,看模样,似是要与党项的铁鹞子一决生死。只是他本人竟然已经回镇银州,这份反差让人分外觉得纳闷。
河东、河北两路的气氛则是越发的凝重,辽人虽然还没有动作,但谁都知道这等于是张弓搭箭,虽是平和,但私下里暗流汹涌。如果不小心行事,很有可能就会遭到党项人的反击。
由于西北两处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继续高歌猛进,已经攻下甘州的王舜臣,他的功绩在京城中没有掀起一丝涟漪。纵使他能光复河西,但在辽人可能南下的压力下,说不定转眼就会被西夏夺占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