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北伐前奏(十)-《1852铁血中华》


    第(2/3)页

    洪秀全给赖文光的信里面说,这样做会导致光复军对苗沛霖下手。光复军一旦进入山东,就会吸引满清的注意力。这种计算更让赖文光觉得颇为荒谬,光复军即便是真的进入山东作战,那意味着强大的光复军一举消灭山东的所有敌人,太平军在光复军眼中只怕也是敌人。

    但是此时的赖文光做了如此判断之后也只能把这个问题放下,最新的消息中,一支捻军两千多人的部队被僧格林沁消灭了。捻军的总指挥部里面情绪非常低落。

    “王爷,咱们往哪里走?”张宗禹提出了问题。

    湘军跟吃错药般紧追捻军不放。与湘军配合的是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僧格林沁没有兜头追赶,也没有尾随追击。尾随捻军的是湘军,僧格林沁采取了并行战术,他们与捻军保持了三四十里的距离平行前进。如此的行动目的只有一个,这可以让捻军无法如同以前那样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

    捻军就是准备在禹州分兵,结果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猛扑而上,他们没有去攻击捻军主力,而是就近歼灭了一支分兵后的部队。遭到了如此损失,捻军不得不再次集结。按现在的发展,向西的话就只能走小路退入陕西。

    赖文光沉吟了好一阵才提出了向西撤退的建议。张宗禹还没回答,任柱就提出了反对,“赖大王,我等兄弟现在就想报仇,如果退入陕西,什么时候才能打回来?”

    捻军将领们也是同样的意思,“光复军现在都拿下四川与康定,转头就能打西北。我们去了陕西,只怕天王就不会让我们再出来。何年何月我们才能为家人报仇雪恨。”

    赖文光没想到反对的力量这么强大,而且捻军的这番话里面有着令赖文光不能不注意的问题,捻军对直接听从洪秀全的指挥好像非常抵触的模样。

    “诸位兄弟,想报仇也得先留下自己的命才行。”赖文光说道。

    而捻军将领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的样子,大家反响并不激烈,甚至有捻军将领提出干脆打回涡阳的建议。

    赖文光说服捻军首领的努力没什么效果,捻军众将都不支持退入陕西的计划。不得已,赖文光只能考虑东进山东北部。

    会议结束之后,张宗禹、任柱等捻军将领秘密开了个小会。张宗禹阴沉着脸说道:“诸家兄弟,赖大王毕竟是太平天国的人,不是我们捻军的人。到了这时候他想的还是太平天国,想的还是洪天王。我们这些兄弟的想法却不是赖大王真正愿意听的。退进陕西绝不可以!”

    其他捻军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中间多是安徽与山东人,在河南、山东作战,是在将领们的家乡附近。千里迢迢跑去陕西,就进了太平军的一亩三分地。那时候大家就得听别人的指挥,这可不是捻军豪杰们能够接受的事情。

    任柱问道:“张大哥有什么打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