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漠北(一)-《双鹰旗下》


    第(2/3)页

    在抗战爆发后德奥援建的一百多家大型工厂陆续建成投产,中方在这场战争中越打越强。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式坦克、装甲车、飞机、大炮等装备到部队。中国陆军在装备性能和数量上已经远超日本陆军,只不过由于这些技术兵种的训练还需要时间,所以这才迟迟没有发起大规模的反攻。

    由于苏军把大批的远东军抽调到欧洲战场,而日军现在又把主要力量集中到南洋和太平洋战场上。在中国战场,交战各方和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中国航空兵已经掌握了天空中的主动权,

    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目前仅剩下了第二、第四和第七共三个飞行集团,共有3600多架作战飞机,其中,第二、第四飞行集团隶属于关东军作战系列。而第七飞行集团归日本华东派遣军指挥。

    而中方目前在华北和东北两大战区就有14个航空师,4000多架作战飞机,而华中和华东两大战区也有8个航空师,2800多架作战飞机。在中国战场,每月交战双方的战机损失大约都在300架左右,但由于现在每月中国的飞机产量已经超过了600架,中方航空兵的实力一直在增加。实际上日本每月的飞机产量与中方相当,但日方由于在南洋与轴心国作战中的巨大消耗,国内的飞机产量已经根本无法弥补战场上的损失,若是没有美国人的支援。不出几个月,日军的作战飞机就会消耗殆尽。

    在中国战场,已经基本上看不到抗战初期那种日本军机大规模进攻的场面,更多的时候是中国航空兵机群在天空翱翔。肆无忌惮地在攻击地面上防守的日军。

    战场的形势是越来越好,以徐树铮、蒋作宾等人为首的陆军决策层已经制订好了大规模的反攻作战计划。

    根据德**事顾问团的建议,中方应当趁苏军虚弱的时机,在中亚和叶尼塞河、额尔齐斯河一线发起大规模的反击作战,配合轴心国全力打败苏俄,然后在全力对付日军。但徐树铮却对德国人的这种“先欧后亚”的战略不感兴趣。在他看来,日本才是中国的心腹大患,目前全力打败日本才是当务之急。

    几经争论,徐树铮最终算是同意了中方出兵收复蒙古,并切断苏俄西伯利亚铁路线的作战计划。这个作战计划对中国有利,而且切断了苏俄相当重要的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的运输通道,也算是为欧洲战场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难耐寂寞的“小徐”决定亲自出马,坐镇指挥中方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大规模的反攻作战。

    现在归绥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许多,北方战区所属的高级将领们云集归化机场,在等候这位陆军总长的大驾光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