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察里津(二)-《双鹰旗下》


    第(2/3)页

    随着《布列斯特条约》的签署,“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了,但“西风”却把战火从乌克兰吹到了顿涅茨和顿河地区,吹到了哥萨克人的家乡。

    几大团淡黄的云团在叶尔佐夫卡镇上空静静地飘动着,数量更多的华工军团跟着拉乌罗夫大军后面驻进了镇子外面。黄错时分黯淡的阳光照在农庄的窗户上,发着刺目的金光。卡列尼跟着第25步兵旅进入到了叶尔佐夫卡镇,骑兵们杂乱的马蹄声斜穿过小镇,在小镇外面西南大约有3俄里远的一座庄园前停了下来。

    “干什么的?”拉乌罗夫属下第8顿涅茨步兵团的一个连队已经占据了这座庄园,几个端着步枪的哨兵在庄园外面拦住了他们。

    “我们奉命接管这座庄园,把你们的长官叫出来。”卡列尼骑着一匹铁青色的顿河马跑到前面,对那几个哨兵说道。

    “凭什么?长官,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个住的地方。”那位连长慢慢腾腾地出了庄园,听了卡列尼的介绍,极不情愿地说道。

    “不为什么,老兄,他们的军衔比我们要高。”卡列尼说道。

    “这些黄猴子?”那个叫勃列尼科夫的连长说道。

    “你说什么?妈了个巴子的。”但这句话第25旅旅长黄翼升听懂了,他是本身在黑龙江带兵,别的可能不会,但毛子的骂人话总是会说几句,况且不论那种语言,骂人的话总是最容易学会的。于是他抡起马鞭子,照着勃列尼科夫的脸上就是一下。

    这下立刻炸了锅,哥萨克们拉动枪栓,把枪口对准了黄翼升,而那位旅长的卫兵们又把哥萨克们围了起来。

    “他奶奶的,这是要造反啊,你们是不是想当赤卫军?”黄翼升拔出贴在腰里的手枪,对准了勃列尼科夫的脑袋。最终由于中国人多得多,这个哥萨克连被缴了械,被撵出了庄园,而且还有几个人挨了揍。

    挨了打的勃列尼科夫跑到叶尔佐夫卡镇上,去找拉乌罗夫的参谋长评理,结果又被参谋长骂了一顿,并警告他不许再惹中国人。并把勃列尼科夫的连队安全到了镇外的森林边上去休整,并在那里安营扎寨。

    “天哪,我们现在反过来成了黄种人的奴隶!”勃列尼科夫在新扎的帐篷里大骂,由于受了气,又没有人为他申冤,于是,当天夜里,他就带着他的一连人逃出了营地,去投奔了赤卫军。

    “看吧,我就看着这小子不顺眼,整么看也象赤色分子。”黄翼升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但没有为自己的冲动使得白卫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而感到丝毫的懊丧,反而沾沾自喜,仿佛是他替拉乌罗夫清除了部队里的“败类”似的。“哎,你给我说说,那些赤色分子是怎么一回事。”他对卡列尼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