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没有看到这本日记,我几乎不敢相信,我们面对的敌人竟然是这么的没有人性,他们的行为已经践踏了人类道德的底线。” “这本书的内容,真的是让我重新认识了日本人,他们彬彬有礼的外表背后,竟然隐藏着野兽般的行径。就算这本日记中的内容有某种程度上的夸大,我也愿意相信它是真的。”赫尔说道。 罗斯福停下揉眼睛的动作,猛地抬头看向赫尔,他听出赫尔最后一句话的背后隐藏着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利用这本书制造舆论?” 赫尔微微点头,证实了罗斯福的猜测。 “是的,你不觉得奇怪吗?这本日记记录的是1937年底到1938年初的事。现在却已经是1942年7月,已经过去四年半了,我不相信这本书是今年才整理出来。” “嗯?这里面有什么内幕吗?”罗斯福问道。 “我向哈利法克斯勋爵询问过,这本日记早就整理出来了,可是却被德国人打入到**的行列。禁止在德国发行。不仅如此,书的作者,约翰·拉贝还被德国的秘密警察逮捕,最近才放出来。现在他人在英国伦敦。”赫尔说道。 “这么说,德国人很不愿意让世界知道这本书,不,他们是害怕世人知道他们的盟友日本人是这么的没有人性,害怕会间接影响到德国甚至是轴心国集团在世界上的形象。” 听完赫尔的解释。罗斯福聪明的政治头脑立刻高速运转,瞬间掌握住其中的关键。 赫尔说道:“我不知道德国人为什么会释放拉贝先生,总之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引导舆论的重要武器,可以利用它让日本人在国际上无法立足,也可以给轴心国集团施加压力,让他们不敢再公开支持日本。总之,我们必须要让这本书成为畅销书,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 罗斯福笑着说道:“这是必须的,不过仅仅是畅销书还不够。文字实在是太枯燥了,太缺少冲击力,我们必须要用更加生动形象,充满震撼力的表现形式来加大这本书的影响力。” “你想怎么做?” “《拉贝日记》正式问世后,让好莱坞以这本书为原著,改一个剧本,拍成电影,在全世界上映。我想看看,轴心国集团看到这部电影后,会是什么反应?” 赫尔笑着站起身。 “这件事我去办。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我还是认识几家的,我一定让最好的公司来拍这部电影。” 罗斯福同样笑着对赫尔说道:“我已经想好了,让亨弗莱·鲍嘉来演拉贝先生。至于拉贝夫人,让他们看着选就行了,最好是按照德国人的标准,选一个金发碧眼的美人。” 七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拉贝日记》正是在美国各大书店销售之前,一股暗流在美国悄悄涌动。随后又扩张到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 五天的时间里,美国和英国的各大主流报纸,均以头版头条大篇幅为《拉贝日记》的面世做预热。 诸如美国最有名的巴诺连锁书店在内的各大书店门口,也贴上了《拉贝日记》的预售海报。 一时间,《拉贝日记》成为大半个世界街头巷尾热议的名词。 在公众的期盼中,一九四二年的八月一日终于到来。 几乎是刚刚开门,美国各大城市的大型书店门前已经排起长龙,抢购吊足了他们胃口的《拉贝日记》。 作为出版商的兰登书屋,更是接到一批特殊顾客的订单,是来自美国各州的图书馆,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公立的,包括数以千计的学校图书馆在内,同时踏着追寻政治正确的脚步,采购《拉贝日记》充实自己的书架。 英国的大城市,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同样出现了《拉贝日记》的采购热潮。 八月二日,英联邦和美国各大报纸上,纷纷发布评论员文章,操刀者无不是美英两国知名作家,编辑和评论员。 通过无线电,德国驻英美两国大使馆,纷纷将《拉贝日记》的热销情况转发到德国本土。 柏林,陈道和戈林坐在戈林书房的沙发上,整理大使馆反馈回来的情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