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有女已二十-《我们的1649》


    第(3/3)页

    此时,依附纯正皇权统治,才能发挥作用的翰林们,自然在作用上呈无限小方向发展于是,出于内斗成本的需求,翰林开始产业化发展,水货自然开始增加,因为可以用钱买到了

    等到皇权开始崩溃时,那么,翰林如狗的现象也就无可厚非,对下一个政权来说,这就等于先行买下了一个文凭到时可待价而沽。

    这里有文化惰性发展的原因,也有精英开始堕落的原因。

    此时,所有人都是无错的,不信就可以审判,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罪,而且精英堕落的发端就是开始指责民众素质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

    王翰林的文凭就是在这个期间买到的虽然他确实参加过科举,但一直文运不佳

    还是在前两年,鲁王作为监国,却无处所去,只好被永胜伯郑彩接到厦门暂住。永胜伯郑彩拥立鲁王,实际上是重操郑芝龙挟唐王以自雄的故智,为独掌大权,后来监国鲁王又停驻在闽、浙交界的沙埕。

    厦门王家,世代为商,在王翰林这一支旁系中,也只有他的学识最好,王家正好找到机会,求得永胜伯郑彩,向鲁王监国捐出白银三千两,最终买到了函授翰林文凭,就这个意思吧

    永胜伯郑彩也确实需要这种知识分子的帮助,毕竟只有这样出身的人才会在理论和道义上帮助自己,那些大家族世家出身的知识分子不太理自己的。

    所以,永胜伯郑彩在鲁王监国的嘴里求得翰林这个职称和监国大印的盖章后,大力弘扬王翰林之名但王翰林的女儿,在厦门这个地方却比王翰林更有名气。

    王翰林家族祖上有阴德,王家整个家族都一直顺风顺水但也不是十分全面,王翰林这一支却是子嗣不全,只生一个女儿后,前前后后取了数房,竟然无一人生子直到王翰林真的拿到了翰林这个职称后,他的小三小四都怀孕了,一连生了两个小子。

    原本是千万宠爱集一身的王家小姐顿时失落了。

    王家小姐在厦门极为出名。

    王家小姐还是在幼小时,有一次,王翰林携她去山口古庙游玩,在古庙门口遇一巡游和尚,王家小姐毫不畏惧,指着那老和尚嬉笑,样子可爱。

    那和尚冲着王翰林唱了一个喏,说道,此女相貌不凡,定有贵遇,不可抹杀她的天性,但随她意

    此事有随从便传播了出去在王家小姐将要裹脚之时,王家小姐大哭不许,于是王翰林也就听任她了王家之女竟如百姓中赤贫之女一样为天足

    待其略长,王翰林请人启蒙,此女却不肯工女学,却喜欢琴棋书画,吟诗作对,王翰林也就随她去了

    王家小姐带上丫鬟,喜欢变装男衣四处游走,当然,也没有离开厦门之岛王翰林也随她去了

    于是各大家族也传言道:王家小姐见过的男人,比所有大家族的女子见过的,加一起还多。

    王翰林悔之已晚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那巡游和尚之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