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十张卡带-《重生日本做游戏》


    第(2/3)页

    虽说,大学生中不一定有制作电子游戏的天才,但基本上文化水平都足够,成为一个制作电子游戏的人才,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林彦现在的感觉很奇妙,因为,他的这次动作,引起的响应,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就连他所在的班级,都有不只一个同学表示,想要参加电子游戏联盟的这次“游戏未来”游戏征集活动。

    不过,大多数的人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什么实际的动作。虽说这个年代的编程比较容易好学,不过,毕竟日本人的母语不是英语,而编程语言大多都要用到英语,学习稍微有一点点门槛,所以就有人望而却步了。

    而这个掉队的比例,随着《游戏通》教程的刊载是越来越大。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只是看起来实在是太复杂罢了。大家原本都以为制作电子游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现在他们发现,原来那在电视屏幕里动弹的小人,真的需要像是“魔法”一样的技艺来实现它。

    不过,让林彦始料未及的是,许多原先对电子游戏并不是特别感冒的人,都开始尝试学习制作电子游戏的教程了。

    其中有些人甚至是家电大厂,汽车大厂的工程师,以及大学的教授,还有很多很多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俗成就的人加入。

    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原本认为电子游戏只不过是一个有着科技感的玩具而已,而如今他们却发现,似乎制作这样一个充满着电子味的游戏,是一件很有挑战,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还有就是从事着电脑软件行业的人,也开始尝试制作电子游戏了。毕竟,电脑软件和电子游戏的关系还是蛮近的。

    甚至,又不少公司在出品电子游戏的时候,也推出电脑软件。不过,他们不管软件还是游戏面对的平台。都是个人电脑平台。

    有苹果的麦金塔,有深蓝巨人的个人计算机,这些电脑上的游戏不是卖不出去,不过。相较于红白机这种单一机型超五百万的保有量来说,就算是卖的最好的电脑游戏,也不一定有卖的普通的红白机游戏卖出去的份数多。

    不过,电脑上的游戏,和红白机上的还是有所不同。和林彦认知中一样。这个年代的电脑没有专门的图形显示芯片,就连模拟一个可视化操作系统的界面,看上去都有些吃力。所以,想要有一个色彩斑斓的游戏画面,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任何事情都难不倒机制的人类。于是,电脑上的游戏,很多都做成了文字冒险类游戏。

    这些文字冒险类游戏,是脱胎于桌面游戏的游戏。桌面游戏比较知名的就是《龙与地下城》系列了。

    而电脑的文字冒险游戏,就是编织好一个引人入胜的剧情。以及一堆选项。你可以选择向左或者是向右,你的选择会影响剧情的发展,以及剧情人物的生死。

    当然,这类游戏,相比于红白机上的游戏类型,要更费脑子一些。因为它没有实实在在的画面,只有一片又一片的文字。

    它没有景物来帮助人们认知这些东西是什么,小说有时候都会有插画,而它则连插画都没有。

    不过,如果脑补能力足够强。就会发现,文字冒险游戏,是一个十分好玩的游戏类型。

    它摆脱了电脑机能的禁锢,玩家的脑洞有多大。这款游戏就有多么好的画面。

    不过,再怎么说,它依旧还是小众,有很多人喜欢依旧是小众。而如今,千叶游戏给了一个面对大众市场的机会,为什么不试试呢。

    ………………

    时间一转眼两个月就过去了。陆陆续续有游戏提交上来审核了。当然,少数有条件的投稿人,会选择把游戏烧录进卡带。

    而那些没有条件,甚至连电脑都没有的人,寄来的是一沓厚厚的稿子。稿子上是按照《游戏通》专栏教导的方式,绘出了人物的每个动作,关卡的样子。以及在这之后,实现这一切,给这一切做支撑的代码。

    甚至,有的人做的十分用心。连曲子的代码都发过来了。

    林彦感叹着人类力量的同时,也忙翻了。这和审核第三方厂家提交上来的卡带可不同。千叶游戏甚至需要帮助他们把这个卡带烧录出来,给这位投稿人寄回去。

    当然,这些卡带,一共会烧录十张。就算这款游戏的质量不能进入那是个游戏的名单,千叶游戏也会这样做。

    因为,这是对于能够制作完整款游戏的一种鼓励。

    就像许多写小说的人,会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文字能够变成白纸上印刷的铅字一样,甚至有的人不惜倾尽家产的买书号印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