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汝阳改制,十倍官吏!-《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41章  汝阳改制,十倍官吏!

    钱运生、李允中听了刘升的话都喜不自禁。

    钱运生由一普通县主簿,成了附郭知县,说是连升五品。

    李允中更是由吏为官。

    心想着,掌管汝阳一地之钱粮事务,那不就相当于主簿吗?

    虽然只是正九品的官,那也是官身啊。

    为了这官身变得更正统、有价值,俺也得把事情做好···

    刘升用钱运生、李允中,并非两人多么有才华,纯粹是因为两人投靠华部已有一段时日,也有一定能力。

    其中,李允中为了表明跟着华部做事的决心,在来之前也将家小送去了天目山。

    除了这二人外,确山典史罗怀玉也被刘升调去遂平任知县。

    至于确山主簿、典史、户房典吏的位置,则由前两个月表现较好的确山吏书充任。

    遂平县空缺的其他职位,也会由罗怀玉到任后,根据文宥的建议选任。

    接着,刘升将他在行政组织架构方面的想法一一说了。

    所以刘升这个“消防所”建立的很自然。

    只说官府和民间所需的法律专业人员储备,就达不到。

    若是完全不看前朝,统治者肆意编造新的行政架构,进行新模式的管理,往往都会酿成大错,致使基业倾塌。

    但我们增设的这些部门,相当于将原来六房的职责细化,让官员们的工作变得更具体,如此才能更有效率,出了事也更容易找到责任人。

    可如果在十七世纪照搬那一套,既需要很多官吏,增加财政压力,也很容易因为传讯、交通的不便耽误要事。

    未来“知府”都这么做了,钱运生、李允中当然不好意思在那儿舒服坐着,便也讨要来纸笔,像模像样地做笔记。

    至于巡警所,是巡警局下沉到乡里的下属部门;卫生所则是府城医务局,在县里的下属部门。

    如唐承隋制,宋元明清制度也多有借鉴前朝,主要是因为新朝建立者不知未来变化,只能学习前朝模式,汲取前朝的经验、教训。

    刘升却不同。

    所谓掌管,不仅不能让火灭了,也不能让火烧了居所、部落。

    强行直接搞法院,根本搞不起来,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刘升才先搞个审判所过度。

    “当然考虑了。”刘升对李长文的疑虑并不意外,“若多的是一些职能重复的部门,便是冗员,那样自然不好。

    ···

    李长文在刘升刚开始讲时,便要来了笔墨纸砚,进行记录。

    对应的,还将建立巡警局,相当于后世的警察局,专门负责维护治安、案件侦查、追捕凶犯。

    这就让吏员很容易贪腐,乃至把控一地某方面政务,累世相传,成为地头蛇,大害于中枢对地方的管理。

    他甚至有些着急。

    接着他又提出另一问题,“那这些部门的吏员、差役如何安排?”

    之前刑房是将案件的审理、判决和监狱管理一把抓,同样很容易滋生贪腐,酿造冤假错案。

    至于差役,因为是应役而来,没有薪俸,只有不多的钱粮补助。

    同时,衙门不再征用差役,改为雇佣,给予雇员至少能养活自己薪酬。

    可以说很不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