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华部十税一VS大明三十税一-《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05章  华部十税一VS大明三十税一

    大队长感谢地看了杨万永一眼,这才接着讲起来。

    “首领说了,不是让大伙儿去做灶户、盐户,而是做盐厂工人。

    去了之后,每户只需出一人入盐厂为盐工。对于盐工,厂里不仅包食宿,每月还给一石粮食。

    若是工作做得好,生产的盐够多,厂里还会分给食盐做奖励!”

    听了这番话,人群气氛立马有了改变,很多人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盐工待遇这么好?是真的吗?”

    “每月领一石粮食,几乎能白养三口人呢!”

    “可不是——俺昨日听说在这里垦荒都是吃大锅饭,记工分,没有工钱一说,没想到盐工竟然有工钱,还那么丰厚。”

    “待遇真这么好,去当盐工也不是不可以嘛。”

    “···”

    杨万永对盐工待遇之好也感到意外。

    盐工固然辛苦,感到时间久了还容易手脚溃烂,可若能养活两三口人,却也值了。

    更别提干得好还能得赏食盐。

    但他也有疑惑的地方。

    于是问:“大队长,上面有说怎么安排盐工家人吗?”

    “俺正要说这个呢,”大队长笑着道,“首领说,要把海盐厂当成一个垦屯新规矩的试点。

    不要问俺啥叫试点,俺也说不明白。俺只知道,在盐工家属先是分成小队在盐厂周边垦屯。

    集体垦屯间,也如大营地这边一样,按贡献记工分。

    但只要小队开垦出了八百亩田地,便可分田。

    每户打底五亩地的使用权,再拿出五百亩按队里每户所得总工分多少进行分配。

    至于剩余的五十亩田地,则归公。为啥归公呢?

    俺们这一路来吃的粮食,不能让义军白给吧?

    俺们去垦荒需要的工具、口粮义军不能白提供吧?

    更别说,义军还会保护俺们的安全——义军将士们不得吃饭,不得养家,死伤了不得抚恤?”

    大队长说到这里停下,人群又嗡嗡地议论起来。

    杨万永注意听了听,发现大伙儿疑问不少。

    “这打底就分五亩地,要是有的人家偷懒少干活儿,或者干脆去干别的,不是白得五亩地吗?”

    “这分了田地,义军要收多少税?不会比大明那边还高吧?”

    “···”

    杨万永作为曾经的富农,则敏锐地注意到了大队长话语中的“田地使用权”。

    心想,啥叫使用权?

    难道分了田地,还不归他们所有?

    倒是拿出五十亩田地归公这件事没人质疑什么。

    正如大队长所说,垦屯过程中,他们吃义军的、用义军的,还接受义军的保护,义军得到一部分田地本就应该。

    况且,算起来,他们本就是义军的一份子。

    至于大明朝廷的垦荒政策是否比义军更好?

    在场的难民没人懂这个。

    因为大明朝廷组织的大规模垦荒,基本都在洪武年间。

    普通老百姓谁知道那么久远的事?

    近一两百年,大明只有少数偏僻府县,偶尔会有官员招募流民垦荒,充实户口,增加政绩。

    但那些地方土地大多贫瘠,垦荒难度也高,甚至很不安全。

    农民去了至少需要一年以上,乃至两三年的辛苦劳作,才能养活一家人。

    另外,在没有获得官府允许的情况下,垦荒是违反朝廷律法的。

    不然怎么将那些跑到深山里私自垦荒的百姓叫做逃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