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四大营 四小营,扒红薯-《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第100章  四大营  四小营,扒红薯

    华初营。

    政事堂。

    闫远山、柳大川、王可升,匠作营的管事虞万智,以及随刘升一起从河边营过来的郭三海、杨名赫,皆列坐堂中。

    刘升又让人在右首位添了把凳子,让李长文也坐下。

    随即介绍道:“这是小李村的李长文李夫子,已加入我们义军。”

    大概因为类似场景经历的少,闫远山几人都有点拘谨,只是各自向李长文拱了拱手,并没有说什么。

    李长文也拱手回礼。

    随即刘升道:“事情多,时间紧,我就不说场面话了,直接进入会议主题。

    首先一个,我去攻打确山县城前,曾让两大营地加紧建设一个附属新营地,都建得如何了?大川,你先说。”

    柳大川道:“华初营的附属营地建在北边三里多的地方,那里在旱季时都有一处小湖。

    之前最旱时,水也有齐腰深,面积也有一百多亩。

    如果在雨季到来前将其加大加深,修建成水库。

    既可以在雨季蓄水防洪,又能在旱季作为农田灌溉及百姓生活的用水。

    不过之前俺们急着伐木,建造宿营地,人手不足,所以目前水库还没有开挖。

    按首领所说,雨季十月份就会到来,所以等迁过去的百姓初步安顿了,俺们便必须第一时间抢修沟渠和水库。”

    柳大川说到这里停下。

    刘升听得点头,道:“水库是该优先修建,不过百姓住所也不能忽视。今日我去那里看过,似乎还没修建临时木屋?”

    柳大川略有点紧张,道:“回首领,时间太紧,俺们只能先伐木,清理场地。

    不过有木材在,新迁来的百姓自己建造木屋也不会废多少时间。”

    刘升点头,看向郭三海,问:“河边营呢,附属营地准备的怎样?”

    郭三海道:“俺们是在上游三里处开辟的营地,因为不敢离河边太近,营地基本都在林子里。

    过去这些天大部分时间都伐木去了,然后就是挖了一些沟渠,临时木屋也是没能建。”

    刘升听得微微皱眉,道:“看来你们对建造新营地不够积极啊。”

    这时杨名赫壮着胆子出声道:“首领,为新移民建造临时木屋之事,一则时间确实太紧,二则百姓们确实缺乏足够动力。

    虽然有工分政策,但两大营地活计众多,各方面都缺人,做别的也可以挣工分,百姓更愿意建造日后他们的家园。”

    听了这番话,刘升沉吟下,才道:“你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但说到底,还是伱们没想出更好的策略。”

    随即,刘升便没追究下去了。

    他临行前,只是让开辟附属营地,因为他心里也没谱,所以并没有留下量化任务。

    能做到什么程度,全看两大营地百姓的积极性及管理人员的水平。

    十天的功夫,能把两个附属营地基本开辟出来,已经不错了。

    毕竟两大营地的管理层都是草台班子,水平就那样,他作为首领不能求全责备。

    另外,这件事也给刘升提了个醒。

    随着迁到北美这边的百姓越来多,垦屯成果逐渐呈现,集体劳作、吃大锅饭的半军管模式已经开始显露弊端。

    最早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麦收后,他就该考虑改变华部的管理政策了。

    随即,刘升又跟几人讨论了关于安置新移民的各方面具体事务。

    比如,如何将新移民分别安排到四大营地。

    讨论后决定,将华初营从两千多人增加到六千余人,将河边营从三千多人增加到六千多人。

    至于两个附属营地,一个取名华左营、一个取名河西营,各安置五千多人。

    两个新营地的垦屯总管分别是王可升、杨名赫。

    至于空出来的四个文书总管职位,刘升会挑选四个算术好、有责任心又细心的教师就任。

    这件事讨论到后面,为了避免之前迁入的移民与新移民之间形成隔阂,刘升力排众议,决定将华初营、河边营的老移民各安排一千多人到新营地去。

    作为补偿,会给每个青壮增加正常干一个月活的工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