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做了张表格,大家感兴趣可以点进评论看看。
南陈561年以来财政收支图。
上图把陈国所有的财政收入折合成了标准文,即400文等值于1石米。
可以看到564年岁支增加了24亿,这是天嘉北伐带来的额外开支。同样的,该年岁入增加了10亿,这是当年加税带来的增加。
565年税赋降低,本应该岁入大减,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这是由于北伐获胜后,朝廷威望提升带来的有效税率提升。同时,淮南的150万人口,也贡献了大量的盐税新增。
566年岁入继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淮河榷场和内政的梳理。平州之战没有导致岁支大增,是因为淮南的屯田发展起来,固定军费下降了。
567年的岁入猛增,得益于提高盐税和打击私盐,另外本年度淮南、辽东、岭南,一些不征税的地方,开始重新征税。岁支猛增则是由于大规模的官方移民和提高固定军费支出。
现拆解567年陈国岁入如下。
户调、盐酒税,折钱24.6亿。
辽东贡马2000匹,折钱1.3亿,这是平州主要的财政贡献。
商税,2.8亿,主要是江淮榷场的贸易税和江南百分之四的交易税。
采矿收入,1.4亿,主要来自于东宁的金矿开采。
屯田,150万石,折钱6亿,来自于北齐在淮南的屯田和新开屯田。
户租米、田赋米,283万石,折钱11.3亿。
买粮入库,50万石,折钱2亿。
以上共计49.9亿。
目前争议比较大的是,用兵海外划不划算的问题。
可以看到,567年辽东和东宁一共提供了2.3亿的财政收入。辽东另外还有21万石的实物收入,折0.8亿(这个用来供给辽东本地,不必管他)。
那对这两地用兵一共花了多少钱呢?
大概花了5亿钱。
辽东和东宁的日常财政一直都是自收自付。辽东的日常开支前期主要靠吃新罗大户,后期靠马匹、奴婢贸易。东宁则一直靠采金。
一匹马值5、6万钱,一个奴仆的价格,5千到2万钱不等,这是不需要经营的无本买卖。
辽东的财政足以支持到正常收入恢复,现在高丽躲进长白山,压力已经给到北齐。
未来的辽东会一直是一块财政盈余的土地,这个就不用再多提了。
再拆解567年陈国岁支如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