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铸新钱-《南明:重生朱由崧》
第(3/3)页
古代朝廷铸币,一般是要算火耗成本,不然是要亏本的。
因为官方铸造的货币,为了维护朝廷官方权威,用的都是真金白银。
当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铸造大面额的货币,但是这样最多只能一次性的收割一波民间财富,造成的危害是长远的。
如果朝廷肆意铸造大面值的钱币,就意味着在抢民间财富了,就像宝钞一样,朝廷发行货币的信誉就没了,很快就会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历代帝皇都有铸造货币,但市面上的钱还是不够用,大量私铸钱流通市场的原因。
因为铸造货币的成本较高,数量有限,民间的钱永远都不够用。
张有誉出来说道,“陛下,这两种小银饼确实精美,不知这种新钱的火耗是几何?”
“这新钱叫银圆吧。”朱由崧有些不习惯他们把铸造的新钱称之为银饼,所以纠正了一下说法。
“像这一枚大银圆重一两一钱,并不是纯银,里面掺杂了一成铜。”朱由崧笑道,
“这样即增加了银圆的硬度,省下来的那一成银料,也相应的减少了火耗成本,所以铸造这个新钱,朝廷是不亏本的。”
这时袁继咸又问道,“陛下,这个银圆做工如此精细,不知道产能如何。”
“这是天工院克服的一项技术难关,银作局采用的冷煅法,一台机器一天可煅百余枚,今后将增加机器,产能是跟得上的。”
这种银圆的产量虽然跟后世没法比,但是放在现在,比之模范铸造可是要高效多了。
左懋第点头赞道,“如此甚妙,这个银圆控制了火耗成本,做工又如此精致,民间怕是很难仿制。”
这个银圆是朱由崧自己设计的,做工方面也是有考究的,不但技术上防伪,还能防人为恶意的刮损。
像银圆边沿的齿状,就是防止有人恶意用刀刮掉银料。
“这银圆还有个非常简单鉴别真伪的方法。”朱由崧说着,拿起一枚银圆,用两指捏住,对着猛得一吹,然后放在耳边。
只听一声清脆的嗡嗡声,从银圆上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