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由崧语气很不善,想做点事情就这么难,就会出现各种阻力。
虽然从奏疏里看出,阮大铖在民乱一事扣帽子,准备要搞事情。
至于乡民暴乱闹事,阮大铖的奏疏里说得很严重,对朱由崧来说,还真不怕地方上闹。
现在这大明地方上各种矛盾积怨已久,爆发出来了才好,可以对症下药。
现在你们这些士绅挑唆乡民暴乱,这理由不就是有了,那我不就是可以狠狠的整治一下地方乡绅了么。
还有乡民们的诉求也出来了。
那我趁机把大明税赋制度做一下改革,很合理吧。
改革并不是一刀切,改革也得步步为营,一步步整改,要让大部分人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传旨曾英,让他率师驻防江阴。”
“是。”
虽然朱由崧相信这次民乱闹不起来,但以防万一,兵肯定是要调的,地方上的巡检司和那些府兵衙差,他一点都不信任。
曾英虽然是福建人,但他从小跟着做官的父亲在四川生活长大,所以和江南士绅之间是没有什么牵扯的。
这些地方士绅们如此胆大妄为,那就顺势加快税赋改革进度。
这大明朝混乱的税赋制度真的要改了。
明朝纸面上的农税是非常低的,可以说在历朝历代都是最低的。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农民,当了皇帝后,格外注重与民休养生息。
洪武初年,朝廷要打仗,农业税定为每亩三至四斗,后来官仓丰盛,减为每亩一斗米,差不多18.9斤。
对于江南来说,这个税赋真的不多,江南耕地一年收成普遍都是超过2石以上。
还有商税,明初朱元璋定的是百分之三点多,到了明朝中后期,被文官们降为百分之一点几了。
唐宋元时期的农业税赋大概定在百分之七,而明朝的农业税赋才百分之四的样子。
明朝实际耕地应该在8亿亩的样子,现在朱由崧控制的地盘,耕地面积占比绝对超过了一半,那也有4亿多亩。
就算以4亿亩耕地计算,每亩19斤税赋,就有76亿斤农业粮税。
按一石180斤算,该有4200多万石,扣除运输损耗百分之四十,还有2500万石。
但是实际情况呢,去年弘光元年的粮税不足1000万石,只有额定的三分之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