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是马上秋收完了,有税收入库,又能抄家捞一笔钱财,打一场局部战争,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由崧已经让刘肇基准备武力收复山东,有刘文秀和凌駉的帮助,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他就要看看,到底是多尔衮先撑不住,还是他撑不住。 现在科举在即,朱由崧可多留心关注,等结果出来再选拨人做官。 科举考试,是一套非常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后世用人选才,也还是在这一套的框架下运行。 尽管大明沿袭了近三百年,形成了阶级固化,科举已经开始存在了一定的知识垄断。 这玩意是很难避免的,就是后世,时间久了,普通人也变将得越来越难出头。 但科举考试还是寒门学子们翻身的唯一途径,也是打破社会阶级的唯一通道。 因为科举的优胜劣汰,存在相对的公平性。 等这次科举完,朱由崧打算在教育方面也开始做一些相对的变革,设立学校,八股文这东西要调整。 当然教育这东西,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是什么几年就能出结果的。 所以现在科举考试,朱由崧是没办法去改变的,他对八股文又不太懂。 八股文主要考四书五经里的内容,四书五经是整个大明的普通书籍。 如果改动八股文考试,那些一直学四书五经的寒门读书人怎么办,岂不就直接断了他们参加科举的路。 所以现在科举考八股文是不能随便动的,得将教育系统发展起来,比如教学材料印刷出来,等朝廷做了充足的准备,再去改变八股文的科举考试。 现在的八股文科举朱由崧一知半解,就让专业的人去做,自己就不去过多干涉过程了,他只等结果,再殿试时,看看有没有机会弄到一些合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