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当评第一-《符镇八荒》


    第(2/3)页

    “是吗?”旁边立刻伸来一只手,将试卷夺了过去,供大家一起观阅。

    没一会儿,叫好声便此起彼伏。

    “妙!果然是力透纸背,龙飞凤舞,这字当真好!”

    “是啊,通篇无删改,无错漏,无涂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委实难得!”

    “还有背面这幅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可见功力不俗。”

    “别光顾着看字画,要看内容啊,我觉得此子对答工整,行文流畅,尤其是时政一卷,对前两年东征之事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新颖见解,虽有些天马行空,却也不全是无根无据,通篇看来,可说是文采斐然,字字珠玑。”

    “然也!”另一人跟着赞同,“此子不论行文、书画、见解、胆魄都是一等一,依我看,当评本届第一。”

    “当评第一!”其余人纷纷附议。

    洪大人不动声色,思绪早飘到了远处。

    众人一看,也不好再多说,毕竟他是主考,怎么评判他说了算,余人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而洪大人此时所想的,其实是更深一个层次……

    本届科试,一举冒出两名才子,而且一个在朝政上颇有见解,一个在军务上甚多主张,配在一起正是相得益彰,实为家国之幸。

    虽然他俩现在还默默无闻,但只要给他们机会施展才华,将来必定是国之栋梁!

    可惜,这个世道太黑暗,此等少年才俊,头角峥嵘,必将引来妒忌和打压,好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这个时候,就需要强力的长者站出来给予庇护,为他们遮风挡雨,直到他们长大成人,独当一面,从此为国效力,造福百姓。

    千里马虽好,也需要伯乐慧眼啊。

    念及于此,洪大人忽然开口道:“本科考生易辰,年少博学,字画双绝,精研符道,颇多创新,有惊世之文才,兼从戎之决心,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当为本届文试第一!”

    余人一听,皆面露喜色:“善!”

    洪大人又道:“本科考生袁博,饱读诗书,有胆有识,文人傲骨,一身正气,有治国理政之主张,兼直言进谏之胆气,殊为难得,当评本届文试第二!”

    众考官对此亦无异议。

    只有一人心有担忧,趁着大家退去之际,悄悄来到洪大人身边,放低音量道:“大人,莫忘了叶郡守曾打过招呼,他有个外甥,叫……”

    “你是说,本地东平书院那个阮通今?”

    “正是。”

    “莫提了,他的卷子我看过,这个年纪能有此等才华,殊为不易,怎奈另外两个小子更加惊才绝艳,要怪,就只能怪他生不逢时了。”

    “是……”

    “本届文试,他只能屈居第三,你也别慌,这件事我会当面和叶大人说清楚。”

    “多谢洪大人,下官告退。”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