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渣打-《我的1999》


    第(3/3)页

      1999年12月签订投资协议,新桥与南韩政府合计投资约9亿美元,新桥持股51%,政府持股49%。

      2004年12月,在渣打和汇丰的竞争下,渣打以33亿美元拿到了第一银行的全部股权。

      历时5年,新桥资本回报倍数约3.67倍,颇为丰厚。

      南韩第一银行的并入,直接给渣打增加了450亿美元的总资产,以及每年近7亿美元的净营收。

      除了南韩第一银行,渣打还收购了印尼第十大银行――宝石银行44.56%的股权,以及香江安信信贷。

      “如果没有您的支持,渣打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

      约翰汉弗莱语气中透着恭敬。

      现在的徐良已经不是两年前的徐良。

      虽然他持有的渣打股份还是36.7%,并没有增加。

      但他却通过汉华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诱惑,掌控了渣打十一个董事局席位中的七席。

      虽然英国也跟美国一样,在企业内部,CEO是老大,但掌握了董事局的徐良,可以毫不犹豫的换掉他。

      直接掌握了渣打命脉的徐良,也间接掌握了渣打的大权。

      “约翰,大家都是自己人,我帮你也是帮自己,所以不必客气。不过,你这么急匆匆的从英国飞过来,想必有大事吧?”

      汉弗莱点了点头。

      “徐,你了解华夏粤省发展银行吗?”

      “粤省发展银行?”

      约翰拿出一份厚厚的资料递了过去。

      “你可以看一下。”

      徐良接过来,认真看了起来。

      粤省发展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股份制金融企业,注册资本15亿元。

      发起股东55家,多来自省内各商业银行、各级财政和大型企业集团。

      广发行累积发放的贷款高达90%的比例,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建设。

      在1995年以前,广发行一直实行多级法人制,总行对各分支行控制力微弱,各市县财政和专业银行在各地分支机构掌有大权。

      在某些地方,广发行一度充当“二财政”的角色。

      也就是说,广发行管理方面公私不分。

      谁都可以从里面拿钱。

      2001年,广发行股本金从25亿元增加到35亿元。

      增资后,广发行的股权仍相当分散,尚有900多名股东,粤省省的每个地市也都持有广发行的股份。

      广发行2003年报显示,广发行前十大股东合计持有其50.12%股份。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齐鲁联大集团、魔都申华控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苏钢集团有限公司。

      粤省省政府全资拥有的粤海企业有限公司列第五大股东。

      1996年10月,广发行从央行手中收购破产的中银信托,实际背负了40亿元的债务。

      此举被认为是开启了建国后华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先河。

      而承担“试验”的广发行,则获得由地区性银行扩张为全国性银行的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