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九节 阵法-《冲天斗神》
第(2/3)页
生活在一块区域的游牧民族对草原熟悉,对附近有什么大部落更加熟悉,每一次到了季节变换的时候,一些没有约束力的口头联盟就会在草原来回飘,相熟的部落联合在一起期望能弱小联合来抵抗强大部落的攻击,这也才发生每年春季各中小部落不断游荡的事情。他们这是在游荡中寻找相熟的部落,进行短暂的联合,等待季节再次变化就会分开各自放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单于本部辖制白羊王部族,白羊部族对下面的小部落进行管辖的现状。
历州骑兵在杨天鸿的率领下早已经习惯了在草原作战的方式。他们是这个世界身为农耕民族的一员,却率先懂得什么叫机动性作战的农耕民族军队。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楚人,是汉人。只要这种胜利持续下去,杨天鸿个人声望也会在历州达到顶峰,再也没有人胆敢对他提出质疑。
当然,这种作战方式极端残忍。用另外一个世界某些砖家叫兽的话来说,就是无视民族大融合的伟大之处,一定要争当眼光狭隘的民族独立主义分子。像杨天鸿这种残忍毒辣凶狠的家伙,一定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定会被千千万万爱好和平的人唾骂,一定会因为******罪站在国际法庭上被无数正义和平的人所审判。
华俊这些天也没有闲着。前前后后灭掉了四十多个游牧营地,斩杀了十几万戎狄牧民,其中自然也有几个萨满。
准确地说,应该是六个。
草原很大,戎狄数量也很多。以单于本部为例,戎狄牧民就多达上千万人。白羊、娄烦、休屠等部落都是戎狄大族,还有左、右贤王部族,以及实力远远不如他们,数量上却多如牛毛的各种匈奴小王。
五万历州骑兵听起来数量虽多,可是撒在草原上,根本连影子都见不着。这些天来,对于白羊部族的袭击最多只能算是骚扰。尽管灭杀了相当一部分游牧营地,却没有真正损及白羊部族的根底。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草原太大,戎狄太多。
不过,这种袭扰战法并非毫无作用。婴儿从生下来到成人,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戎狄虽然精通马术和弓箭,却也不可能把十几岁的娃娃当做骑兵使用。一次袭扰不够就两次,两次袭扰不够就三次……总之,杨天鸿已经下定了决心,这种袭扰战术必定要以历州为后勤基地,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戎狄年年南下掳掠,为什么楚人不能效仿戎狄,派遣小规模高机动性的军队在草原深处来回纵横?哪怕就算是杀掉一个戎狄牧民,也意味在将来戎狄军中有可能少了一个潜在的骑兵。
一加一等于二,二减一等于一。有些时候吗,高明的战术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楚国牢牢占据着人口、后勤、科技以及兵器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戎狄根本不可能对楚国造成任何威胁。
六个萨满,实力最为高强的一个,已经拥有相当于中原修士筑基第三层的水准。这些萨满在戎狄牧民当中的地位很高。草原上面积广阔,医生之类的社会服务人员数量稀少。很多时候,萨满也就代替了医生的位置,说是游历天下,其实也就是间接帮助牧民。这种做法与中原修士颇有些类似。很多民间传说里,都有着道士帮助穷苦百姓的例子。比如某人遭遇劫难耗尽家财,无计可施的时候,因为善良,把自己手中最后几枚铜钱给了街边看起来很是可怜的乞丐道人。于是那道人为了感恩,把某人家中水井变成了酒井。于是,某人重新享有了富贵,然后子孙满堂,寿终正寝。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主人公都是勤劳勇敢的善良之辈。这也表明,人类从来都是爱好和平,喜欢与善良之人打交道。因此,故事里的修士从来只会帮助他们,反而对为富不仁的地主老财不屑一顾。
杨天鸿知道现实世界绝对不是这样。修炼之人其实也很势利。然而,平民百姓的数量总是要远远多于地主老财。因此,在故事里的财主们,一直都被当做负面角色加以讽刺。
草原上的萨满也喜欢钱。表面上说四处游历,其实还是因为部族首领拿出钱财,请求这些萨满来到自己营地,以便使生病的族人得到医治。对于这种戎狄内部奇特的社会结构,杨天鸿没有任何兴趣。华俊却不愿意放过这些萨满。他在战斗中杀掉了其中四个,昨天硬生生玩死了第五个。现在,华俊手上还有最后一个。
那的确是一种游戏。至少在杨天鸿看来如此。
华俊抱着双手,冷冷注视着被两名如狼似虎历州士兵按倒跪在自己面前的戎狄修士。
那是一个外表看来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戎狄有着秃发的习惯,杨天鸿从不觉得脑袋中间剃得精光,周边地区却留着毛发的发型究竟有什么美感。戎狄却很是喜欢这种特异古怪的造型。这个世界的楚国恐怕没人知道什么是地中海。戎狄就更不可能明白这种发型在另外一个世界代表的意义。中年萨满浑身上下衣服都被剥光,跪在那里没有丝毫反抗之力,只是仰着头,用凶狠仇视的目光盯着华俊,恨不得用眼睛把他活活杀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