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顾绫雪笑了笑,解释道:“这是白纸,朝廷也正在造,等过一段时间,你们也能用上。” “白纸?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是啊!太神奇了!” 两位老秦工匠赞叹无比,浑浊的老眼中布满了渴望。 做了一辈子的工匠,他们平日里都是使用竹简和木板来画图、绘制图纸的,原本也觉得很方便快捷,但现在看到这种轻薄又方便携带的白纸,他们一眼就难忘了。 至于铁质车轮的事,两位老秦工匠倒没有太过惊讶。 秦朝时期,虽然冶铁技术有限,但铁质车轮、铁马镫这些铁制的车马器还是能够造的出来的。 但一旁的司马昌倒是一愣,两只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 能让这位小顾大人亲自出手做的,那必然是与现今的铁车轮不一样的! 他有一种极其强烈的预感,再继铁剑和铁质三棱箭头之后,大秦的铁质车轮恐怕也要更新换代了!! 两位老秦工匠接过图纸一脸认真的看了起来。 他们用如同枯树枝一般的手指轻轻地滑过图纸上的某些部分,低声地议论着,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顾绫雪所提供的车轮图纸在设计方面确实都做出了一些调整。 首先就是增加了车轮直径。 秦朝的车轮直径较小,很容易造成车辆行驶不稳和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 其次是轮廓形状的设计,秦朝铁质车轮的轮廓形状主要就是比较简单的圆形。 由轮辋和轮辐组成,且内里辐条数量较少,分布相对也较为简单和原始, 还有车轮结构的设计,秦朝的铁质车轮也很简单,主要是由轮辋和轮辐组成。 顾绫雪提议将辐条数量增加到 16 至 24 根甚至更多,也调整了一下辐条的角度和分布,使力量传递更合理,增强车轮稳定性。 然后还有增加轮缘厚度,以及在车轮上增加一些如铁箍或铁刺之类的附件来增强车轮的结构强度,防止车轮变形或损坏啥的,总之她就依照前世看过的一些资料,一股脑都写了出来。 “这样的设计,这样的工艺,真是前所未有!” “是啊,尤其这部分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非常实用,真是巧夺天工啊!” 两位老秦工匠双手微微颤抖,紧紧地盯着图纸,生怕看漏了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