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战端开-《血路救赎》
第(2/3)页
“卑职一直在学习上进。”徐春山正色答道:“若卑职是庸将,自然也不敢领兵作仗,徒害人性命。”
“去了好好干。若是不成,本官这里还给你留着位置。”陈文强点了点头,说道:“本官念旧,这你是知道的。”
“谢谢大人。”徐春山恭敬地给陈文强深施一礼,嘴唇翕动了几下,还是没有说出太过肉麻、谄媚的话。
张之洞入值军机,两位汉族的军机大臣似乎有总揽朝廷之势,但实际上却是不然。
且不说两人的私人矛盾。便是对声浪正大的宪政也是意见不一。张之洞是一个考据家,他要一套既能符合中国历朝制度。同时又有历史根据的宪政大纲;袁则主张要能富国强兵,吸收东西各国优点的宪政大纲。这样一来,满汉大臣已不能协调,两位汉大臣意见也不一致,如何推进宪政在朝廷层面便有停滞之嫌。
慈禧太后派醇亲王载沣到军机处学习入值,形成军机处“两亲王”的格局。以便牵制奕劻,又将湖广总督张之洞调为军机大臣,打算用他去牵制袁世凯。如此权谋制衡手段不可谓不高,但这还是有疏漏之处。
饱经世故的张之洞对慈禧太后的用意自然是心知肚明,而且他毕竟是个斯文人。年纪也大了点,一入京城就发现这里水很深,奕劻和袁世凯在京城经营多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利益圈。张之洞很快便发觉被奕劻、袁世凯集团束住了手脚,难以有所作为。
尽管如此,作为位极人臣的军机大臣,张之洞还是能够在朝堂之上为陈文强作辩护,为他说项的。所以,陈文强的密信在他要在路环岛动手前,便送到了张之洞手中。相同的密信还有一封,自然是送给了袁世凯。
信中的内容当然不是全部事实,陈文强夸大了澳葡要用武力达到扩张目的的威胁。同时,他也透露出了一些准备用强硬手段回击澳葡的意思。信中还有对葡萄牙国内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澳葡的兵力,显示出能战而胜之的信心。
因为战事未开,陈文强的密信似乎只是打个预防针,并不代表一定会与澳葡开战。所以,张之洞和袁世凯并没意识到战争已经指日可待,还给陈文强发了电报,告诫他要谨慎从事,不可莽撞。
就是这样,陈文强的目的也达到了。遵照他的指令,与澳葡的战斗打响,并给予葡军以决定性打击后,另一封密信便会送到张袁二人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