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离去,秘会-《血路救赎》
第(2/3)页
义捐,当然有,但不能全部指望人人都有这样的高风亮节,都是忧国忧民的无私爱国者。
这一波行情,不,应该说这次广西起义,在声势上,在组织上,在投入上,在战绩上,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峥嵘一露,中外皆惊。无疑,这对于复兴会各分会发行革命债券是很大的利好和助力。同时,复兴会的声望也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也包括复兴会倾力打造的大革命家宋复华。
革命的北辰——孙zs先生名满天下,固然是人所皆知。但宋复华借复兴会之威,却有后来居上之势,业已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人物。连带着,他的有关革命的思想理论,也为人重视,为人研究,为人所熟知。
在当时的形势下,“革命之说,血气未定膂力方刚之少年,辄易为其所惑”。愤青多出自少年,诚然是特定年龄段易犯之病。对于高深的思想理论,很多年轻人并不了了,却高喊着“革命,革命”。而复兴会的成功之举,却恰好成为了他们的指路明灯,给他们“投身革命”创造了机会。
只在东京,报名参加复兴会的热血青年便连日不绝,使复兴会支部门前喧嚷拥挤,如集市般热闹。海外各支部也同样是热烈的景象,连刚开辟的美洲各分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声势大振。
此消彼长,虽然同是革命党,但同盟会与复兴会倒也是竞争关系,陈文强所说的互动,其实本质上也差不多。复兴会势盛,则同盟会势衰,筹款更加不易。所以,在压力下,同盟会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武装起义,以振作士气,重振革命影响。
而北辰在河内设立同盟会分会时,也是准备在广东、广西或云南这三省发动起义。因为这些省份地处边陲,群众基础较好,易于发动;地域宽广,便于迂回作战;尤其有利于从国外输送武器和人员。
按照原先的设想,同盟会是要在钦州、廉州与东部的潮州、惠州四府同时起义。使清军疲于奔命,救援不及。但复兴会已经先行一步,在广西发动,连战连胜,声势浩大。没办法,那只好在潮州、惠州搞了。而且。复兴会的发动,也给同盟会有潮、惠两府发动起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要知道,当时的两广是以广东为主,连钦、廉两州都属于广东。这边的清军损失惨重,广东清军势必要调来围攻剿灭,也就造成了广东的兵力不足。
而且,潮、惠一带,正是洪门三合会的势力范围,黄冈的会首有余丑、余通。丰顺之罗飞雁,饶平之丘松,揭阳之林鹤松,惠来之黄德胜,海阳之陈芸生……这众位会党英雄,也各怀有抱吞天下之志,结盟联络,共图大举。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说容易,其实也不容易。要想广罗会党人士。只需一样东西,那就是钱。只要有钱,立志“反清复明”的江湖好汉可是不缺。
钱,在神圣的革命大业中是如此重要,广罗会党,购买枪械物资。发放饷粮……没钱就干不成革命,没钱就没那么多人来革命。虽然俗,却是现实。
…………….
为钱而想方设法的便不仅仅是同盟会,北辰等人,复兴会也是如此。而陈文强大多数的时候。脑子里也是在想如何赚钱,如何更快更多地赚钱。
新加坡,南洋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陈文强由防城坐船先至越南的西贡,然后便直接来到星城,参加已经因为他而推迟的复兴会秘密会议。
宋复华、陈文强、杨笃生、蔡元培这四大执委,除了吴禄贞在琼州坐镇,关注广西革命军的作战行动外,复兴会的领导核心基本上算是聚在了一起,商议复兴会今后的发展大计。
继续发行革命债券,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为革命筹款集资;改会为党,完善宗旨和规章制度,向一个成熟的政党迈进;细分工作,培养干部,使各种人才更加专业化、全面化;加强国内的发展、渗透,特别是清廷将大力组建的新军;建立并稳定起多条支援广西革命军的人员和物资的通道;除越南外,随着革命军向云南的扩展,暹罗、缅甸也将是合适的跳板,且这三国的华侨华人将是复兴会发展的重点人群……
“钝初,目前你是不适合前往广西的。固然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也显示了你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安全的需要可能会拖累革命军的行动。”陈文强作为刚从广西出来的权威人士,他的意见至关重要,“在广东的李准被争取,或被革命军击败前,你还是在海外继续宣传、筹资,最为合适。”
“继续当远距离革命家?”宋复华皱了皱眉,说道:“要说重要性,应该是你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