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捞好处谁干哪?-《血路救赎》


    第(2/3)页

    张之洞看了陈文强一眼,意思是说:我早就知道,你肯定要借此捞些好处,接手粤汉铁路时便与我打过几次擂台,现在也是如此。

    陈文强并不在乎,开口说道:“枪炮厂、钢药厂积年亏欠加起来不过十数万两,大人给想办法解决了吧!之前枪炮厂常年经费为三十六万两,后来增至八十余万两。文强不敢狮子大开口,只要四十万两,大人想必不会拒绝吧?另外……”

    张之洞的脸是越来越黑。直翻眼睛,等陈文强终于说完了,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说道:“你这还不是狮子大张口?好,你说完了,就听听本部堂所能办到的。看本部堂还有什么能被你压榨出油水的。第一,由江汉、宜昌两关洋税银下拨十五万两,以偿清亏欠;第二,汉口淮盐厘金、宜昌川盐厘金、湖北米谷厘金、宜昌土药正税、土药过境税、北路土药税……”

    陈文强本来就是打着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主意,而张之洞却是很实在,开出的条件已经是竭尽所能了。嗯,积欠还上了,厘金加上乱七八糟的地方税收,也有二十多万两。再投入三十多万的话,购进机械、改造枪枝也差不多够了。

    “一年!”

    “三年吧!”

    “最多两年!”

    “成交。”陈文强一拍大腿,虽然厘金和杂税的支持只有两年,但这显然已经是张之洞的最后底线。做人,也不能太过分不是。

    张之洞也吐出了一口长气,虽然还是要把不少地方税收和厘金拿出来,但与枪炮厂一直以来的耗资甚巨,已经算是甩脱了包袱。况且。陈文强的脾气禀性他也了解了一二,要么不干。要干就能干好。所以,他对枪炮厂的前景还是比较放心的。

    “大人,下官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陈文强的话又让张之洞紧张起来,皱着眉头盯着陈文强。

    “听于明年朝廷便要拟定颁布各省编练新军的章程。”陈文强狡黠地一笑,说道:“如果那时候铁路修筑顺昨,铁路巡警已经无需太多的话。能不能抽调部分,划入新军的编制序列?”

    哼,张之洞明白了陈文强的意思,不禁翻了翻眼睛,“你倒会省钱。”

    铁路巡警现在是由铁路公司开资供饷。划入新军则由各省财政供应,张之洞自以为看透了陈文强的小心思,想了想勉强点头,“一个标,不能再多了。”

    按照新军编制,一个标就是两千人,这个数字符合陈文强的要求,他也就不准再争取。

    “多谢大人体谅。”陈文强松了一口气,拱手致谢,还不忘诉苦,“为了修这铁路,下官可是押上了身家,更得罪了很多人。组建铁路巡警,也是为了修路不得已而为之。若是长久掏钱养人,实在是难以为继啊!”

    “修铁路的功劳,本部堂记着,也不会亏待你。”张之洞的口气缓和下来,笑着揶揄道:“得罪人是真的,可你也结交了很多人哪!有人靠把持路政、拖延修路而饱私囊,可也有人指望着铁路速成、赢利致富呢!铁路尚未修完,铁路运输公司的职位已经被各方分肥,你在其中也获益匪浅吧?”

    “所得确实大于所失,还是大人明鉴。”陈文强坦然承认,笑道:“若无意外,长株线将于四个月后修通,一年之后,武长线贯通也甚有把握。”

    “好,很好。”张之洞连连点头,不无感慨地说道:“只要这铁路能大功告成,你就是——”他突然停顿下来,摆着手,“嗯,不能说,若随口说出,你是定会顺势再提要求。滑头,本部堂对你还是要小心提防啊!”

    “大人把下官想得如此不堪?唉!”陈文强似乎有些委屈,可却并不在意,起身告辞,“下官这便去接办湖北枪炮厂,请大人静候佳音吧!”

    “放手去做,本部堂要的是结果。”张之洞起身送至门口,又不忘提醒道:“要尽快造出一批合格枪枝,以便送往京师检验。若是迟缓,等朝廷定下章程,可就晚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