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溶解、沉淀、过滤等儿道工序之后,才可以得到适合人食用的日常食用盐,最后再将盐装车送往容城进行打包封装,最终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 这整个产业链路都很清晰,也打通了诸多困难的关节,但现在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困扰李恪,那就是效率。 从容城到那盐湖的路程不算太远,但也绝对称不上很近,如果是骑马轻装简行过去的话感觉还能接受,可要是换成用马车装着满满当当的盐,那速度可就下降了一天截,李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工坊定制了一批滑轨,打算一路从容城铺到盐湖去,不过这个工作量巨大,于是扩大工坊的产能成为头等大事。 他今天来到工坊,发现门前聚集着不少当地民众以及一些来自城外各部族的人,好奇之下他找来胡三询问情况,结果令他大吃一惊。 “殿下,这些人都是来报名到工坊学习的。” 胡三的话非常认真,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 但现在李恪的疑问是,为什么现场这么多人,绝大多数是老幼妇孺呢?工坊的工作不比其他,先不说必要的技未和经验,首先前提件就是需要强健的身体和力量,没有这些作为支撑,要怎么胜任这份工作?胡三有些苦恼地说道:“殿下,自从咱们在城门口张贴榜文之后,工坊招人的消息就传开了,他们知道这里管一日二餐还有工钱领,就都想要争取这份工作。” “不过您也是知道的,这边常年战乱,很多青壮男人不是被人抓了劳力,就是死于非命,家里就多是剩下这帮老幼瑪妇,我也不忍心就这样把他们轰走,所以………李格得知真相后,也默然无语。 这是边疆地区的现状,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这也是李恪迫切希望能够将这里发展起来,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的初衷。 他扫视了一眼,在这些人群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乳臭未于的椎童,唯一看起来还算能出点力的中年妇女,却还要分心照顾全家人的日常生活。 为了不让天家在这里日日等下去,李恪站出来说道:“天家请听我说,工坊要招的是年轻力壮的学徒,首先件就得是有一膀子力气,可以吃苦耐劳,因为里边的工作强度很高,经常需要通宵达旦。 所以,我觉得你行们都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还是尽早回去吧,我可以安排人送你一些白面馒头,还有些新鲜蔬菜和果子,带回去可以给老人孩子改善改善伙食。” 李恪这样体贴的安排,已经是他认为对大家最好的方式了,毕竟要是让他在进了工坊,指不定哪关就得闹出人命来,这可不是并玩笑的。 可是大家却并不肯就这样作罢,一位枯瘦的老者就冲他喊道:“吴王殿下,我知道您是体谅我们,可大家也都想要找点事做,为容城的发展出一份力。” “您别看我虽然老了,但力气还是很足的,一顿还能吃大碗饭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