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朝议大唐权力中枢,宣政殿。 今天朝会,李世民脸上的气色看起来还算不错自从长孙皇后逝之后,他悲痛万分,很多国事也都交给了太子去处理。 不过,即便是在服丧期间,宣政殿前每的朝会也从未中断过,李世民身为一代英主从不会因私废公。 今天在大殿之上,有很多重要的政务需要君臣一起商讨,而其中有两件事最为紧要。 李世民手中摸着一份来自帝国北面的紧急军情,自月初北上讨伐薛延陀的大军出征以来,已经数次在战场上遭遇挫败,原定作战计划迟迟未能兑现。 情况你都已经了解了,薛延陀近年来表面上对我大唐称臣纳贡:但背地里却在积蓄力量,排除异已,试图摆脱我行的掌控,因此联才决定派一支天军前往征讨,以示警告。” “但这次选将从目前看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太子所举荐的这几个人恐怕要辜负你对他们的期望了。” 李承乾脸上无光,从今天踏进宣政殿那一刻并始,他就盼看李世民不要提起这件事,然而战事紧急,丝毫没有侥幸的余地。 李世民一向非常重视帝国对外敌的威慢力,因此在他的治下,唐军曾北击突,远征高昌,十里奔袭吐谷浑,不停向周边的外族邻邦展现看强大的军事实力。 国家要发展就得先稳定边疆,没人找你麻烦的话,那自然就可以心无旁驾地发展民生白业了,这是使大唐长治久安的基础件,绝对不容有失。 因此这一次讨伐薛延陀受挫,让李世民大为不满,而率军出征的将领又多是太子李承乾力荐的亲信之人。 事实证明,李承乾的决策是有欠考虑的,当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这件事叫做举贤不避亲,而一旦出了差池,就变成了任人唯亲。 此时,殿内鸦雀无声,前方打了败仗,让众人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免得惹皇上不高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