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自从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面临人口的形势和严峻考验……” “请根据已有数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我国人口做出分析和预测。” 看到这道题,王东来的心里瞬间就有了答案。 并不是完全是因为他有着后来十多年的记忆,更是因为他的心算能力,在这一刻迅速地通过给出的数据,进行了复杂运算之后,得到了答案。 “这道题,你们三个有什么看法?” 杨万鹏介绍完这道题之后,便停下,问起了三人。 叶飞先是看了一眼王东来,眼神带着一丝隐蔽的傲气,主动开口说道:“这道题我觉得很简单,首先模型假设,假设所有表征和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都是在整个社会人口平均意义下确定的。” “预测期间出生和死亡水平比较稳定,即使有变化,也比较有规律的。” “……” “假设对未来人口的预测最大可能符合人口发展的未来趋势。” “接着,便是无量纲化,采用初值变换原始数据来消除量纲,用我国人口每一指标数列的2001年数据去除后面的各个原始数据,得到其倍数数列,即为初值化数列。无量纲,均大于零,这样数列就有了共同点,即把问题转向了对原始数据中各因素增长倍数进行分析对比,使问题的处理得到简化。” “记初值化后某序列为母序列{x0(t)},其余相关的因素为子序列{x1(t)},即在时刻t=k时,母序列{x0(t)}与子序列{x1(t)}的关联系数为……” “其中,a∈【0,1】,称为分辨率系数。显然,a越大时,分辨率越大,为简便起见,我们取a=1。” “对于所有的点k=1,2,a,n3,则定义比较数列x1对参考数列x0的灰关联度为……” 不得不说,叶飞口若悬河,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只是口述就把这道题的解答思路说了出来。 大概说完之后,叶飞便看了一眼王东来,才坐了下去。 杨万鹏不置可否,并没有评价什么,而是看向了廖庆丰和王东来,“你们两个有什么看法没有?” “编程没有问题,能够实现!”廖庆丰自信地回答道。 “嗯,我大概明白了。”王东来经过廖庆丰的回答,也大致地明白了一些建模的玩法。 杨万鹏点头,ppt再次更新起来。 “你们看下往届的学生对于这道题的解答,拓展一下你们的思路,也了解一下建模的要点。” 图片变幻,上面显示的正是以往的学生做出的回答。 而看到上面的信息,王东来却是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因为上面预测的数据,实在是和真实情况差的太多了。 2010年,预测全国人口有13亿5千万人左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