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时听了大师兄之言,戴保才松了口气,又试探着道:“那我们要不要救出大师伯?” “宿住”道:“该救的时候,自然会营救……” 戴保并未见过宝神奴,只是从如今会中成员的反应,隐隐看出那位初代首领说一不二的威风,相比起来,这位师兄固然为人亲切,却终究缺乏那种带领“金刚会”转危为安的气质,闻言不免有些失望,哦了一声:“好吧!” “你们都觉得我不成么?” “宿住”察觉到了这份情绪的波动,垂在身侧的手掌捏了捏,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 他完全不觉得,自己比师父差。 要知道宝神奴当年也是由无忧洞里的一群乞儿开始,默默发展了近十年,才有了“金刚会”的规模,那个时候宋廷又何曾知道“金刚会”的存在,更别提针对抓捕了。 反观他接手时,朝廷大肆抓捕,一个个重要成员落网,以致于内忧外患,狼狈出逃,这开局完全没法比较,要他在短时间内力挽狂澜,岂非强人所难? 能维持如今的局面,已经很不容易,这群手下又凭什么对他颇多质疑? “我满腹才华,却生不逢时,上天对我何其不公啊!” …… “‘宿住’现在肯定在埋怨不公呢!哼,当年那老狗就评价过这个弟子,若论头脑的聪慧,天赋的过人,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却正因为这般,老是沾沾自喜,欠缺了身为谍细的态度,所以老狗还真的偏向我继承二代首领的位置!” 燕三娘确实跟丢了,只是也不遗憾,老神在在地评价道:“谍探的生活是最残酷也是最卑微的,本就不存在什么公平的较量,存活下来才是一切,‘宿住’没有这样的心态,他带领的‘金刚会’就注定会走向灭亡!” 妹妹燕四娘跟在身后,表情依旧习惯性的木然,语气却很温和:“姐,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燕三娘踮起脚,摸了摸她的脑袋,不这么做她总害怕一觉醒来,妹妹又消失不见了,此时抚摸后表情也柔和起来:“去见狄三元,将情况告知他便是。” “‘宿住’就在代州么?” 狄进目前的关注重点,确实是将“金刚会”排除在外了,他没有精力面面俱到,总要有轻重缓急,再加上身边可用之人越来越多,任务就该合理地分配下去。 此时在寨中,听了燕三娘的禀告,了解到那伙谍探近来状况的同时,对于这位近来的行动也颇为满意,狄进干脆做出安排:“既然发现了‘宿住’的踪迹,确定‘金刚会’的残党确实将重心转到了宋辽边境,你可以联络大荣复,调派机宜司的人手,将这群潜入进来的谍探一网打尽!” 燕三娘却有自己的计划:“据我这段时间的观察,‘金刚会’的人手相较于鼎盛时期,少了太多,估计有不少人要么出逃,要么被处理掉了,‘宿住’现在想要兴风作浪,必须借助外力,这是个机会!” 狄进马上明白她的打算:“你准备用‘宿住’钓出‘组织’的人?” 燕三娘眼中露出恨意:“双方或许在西夏就有了勾结,‘宿住’一旦见过‘组织’的关键人员,‘组织’肯定不会让他轻易被捕,以免暴露,那我们可以徐徐收缩防线,逼得对方狗急跳墙,再一网打尽!” 狄进稍作沉吟,缓缓摇头:“不!‘组织’和‘金刚会’的根本目标是不同的,前者为求长生,世俗的经营只是附带,后者本就是世俗的谍探,如今更是在宋辽的夹缝里求存,‘组织’或许会利用‘金刚会’转移朝廷的仇视,但若说为了‘金刚会’出动人手,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我不认为对方会如此愚蠢!” 燕三娘想了想,也觉得此言有理,但她并没有被完全说服:“只要两者有牵连,那就是抓捕的机会,错过了这条线索,万一‘组织’见‘金刚会’彻底覆灭,干脆令成员觅地隐居,人海茫茫,如何搜寻?” “任何抉择都有利弊,就要看如何取舍了!” 狄进笑笑:“依我之见,不必强求于用‘金刚会’引出‘组织’的成员,看见了就抓捕,确定了据点就围剿,顺其自然,但此番由你负责清除‘金刚会’的残党,我给你决断之权……只是有一点要求!” 燕三娘赶忙道:“什么要求?” 狄进道:“‘金刚会’残党一旦出逃,离了宋境,就不要再追了,避免节外生枝,明白么?” 按燕三娘往日的脾气,自是要赶尽杀绝的,但现在对方信得过她,她自然不会令其失望,重重抱拳:“明白,我即便要钓出‘组织’的人员,也要在宋地内将‘宿住’拿下,一旦出了边关,就当作是敌人的陷阱,穷寇莫追!” “很好!正是如此!” 狄进点了点头,确实放心了。 待得燕氏姐妹离去,林小乙入内禀告:“公子,并州那边来了消息,杜公至州衙后,一日整顿政务,第二日便启程北上,将至边关!” “杜公终于来了!” 狄进精神一振:“我要去迎一迎,那位也到了么?” 林小乙微笑:“刚到,正要见公子呢!” “带上他,我们一起走吧!” 狄进招呼了王德用,出了雁门关,往代州界碑的方向而去。 回顾这些年的经历,官场上的朋友和盟友有不少,但真正能称为领路人只有两位。 一是陈尧咨,一是杜衍。 陈尧咨权知开封府时,对于狄进的破案缉凶竭力支持,若非那位陈大府在前顶着,事关权贵的案件哪容易真相大白,更别提京师无头灭门案,最后更牵扯出了驸马与八大王。 而若无这些名满京师的事迹,三元魁首恐怕就要失之交臂,毕竟他的年纪太轻,在殿试水平与王尧臣相当的情况下,太后刘娥势必会偏向于年长的王尧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