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南的水利工程工部在主持兴修,每一项水利工程都需要浩大的财政支出。 这并不是工部尚书一人能决定的,和路充国无关,下面的人层层上面报价,到工部已经这么多钱了,工部若是压价,下面的衙署借口做不了,工部也只能望洋兴叹。 历朝历代的官场都是这样,治吏是困扰中国千年的问题,根本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除非负责官吏的不是人,是机器,只要是人,就一定有漏洞和贪污,杜绝不了。 这些道理汉武帝明白,卫宁明白,桑弘羊作为户部尚书更加明白。 可让桑弘羊惊讶的是,卫宁这海口未免夸的也太大了! 将江南的水利工程承包给商人,商人能节省两倍的财政支出? 桑弘羊如何都不敢相信。 …… 元狩五年夏四月初,户部负责的工程招标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在长安东北龟伏园举办,此前户部已经对京畿乃至全国商人预热过江南水利承包的消息。 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各地的商人早已聚在长安,都在等着这次太湖工程招标会。 此前这些商人一定对太湖进行过考察,如何除淤,需要多少人力、时间,大致预算多少,利润怎么赚等等。 大汉的商人何其精明,绝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但今日户部给的条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户部那边没有报价,让商人们自己报价,然后户部挑选商人承包。 这话说出来商人们立刻就明白了,朝廷是要找报价预算最低的合作。 于是乎,各商人开始尽可能的压价,然后不断地将自己价格和资料送上去。 到傍晚时分,龟伏园的所有价格资料全部送到了户部汇总。 户部的灯火明亮,桑弘羊独自在户部办公。 当他看到第一封商人的资料时,微微愣了一下。 这是来自蓝田的一名商人,家族做绸缎生意,给的承包报价两百零五万钱。 换言之,朝廷只要支付给对方两百五万汉五铢,对方即可承包兴修太湖水利工程。 工部那边若兴修太湖需要三百万钱,当初桑弘羊对卫宁预算的价格两百三十万钱。 果然! 如卫宁说的那样,商人出的价格竟真比桑弘羊预想的还要低! 第(1/3)页